江上曲
易陽春草出,踟躕日已暮。
蓮葉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愿子淹桂舟,時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許,桂舟復容與。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這是一首情歌,寫一位少女在春和景明的易水之濱等待自己情人時內心熱烈的戀情。它吸收了樂府民歌的形式和表現手法,被郭茂倩收入《樂府詩集》的“雜曲歌辭”之中。
易水、淇水等地,傳說皆古代青年男女春游交往、傾訴愛情的地方。枚乘的《菟園賦》中就寫到過“晚春早夏,邯鄲、襄國、易陽之容麗人,及其燕飾子,相與雜沓而往款焉”的盛況。這首詩一起始,就以簡潔明快的筆觸描繪出一幅鮮明的畫面。茂密碩大的荷葉,鋪滿了渙渙的易水河,碧綠如茵的芳草,覆蓋著陽光照耀下的易水岸坡。首二句所繪出的明麗畫面,向我們展示出暮春早夏時節的特征。這就自然地點明了時間、地點與環境。
就在這春和景明的美好時日里,少男少女們成雙成對地泛舟于易水之上,嬉戲于芳草之間,美艷之至,熱鬧非凡。只有一位少女獨自一人在河畔徘徊,她不時地引頸遠望,焦急地等待著心上人的到來。對于這些人物和場面,詩人雖然沒有正面寫出,但卻十分巧妙地通過后八句抒發少女渴望愛情的心理活動,進行了暗寫。
從“蓮葉尚田田,淇水不可渡”至詩的結尾,都是熱戀中盼望與情人相會的少女的內心直白。 “淇水”在《詩經》與六朝詩歌中都是作為男女之間談情說愛的場所出現的,這里的“淇水不可渡”,就暗喻著情人遲遲未到,愛情尚不可得。現實中的愛情無法得到,便轉為強烈的渴望和美麗的幻想。少女先是遙遙向心上人發出熱切的呼喚:“愿子淹桂舟,時同千里路”,希望所愛之人停船相載,千里共航。同時,還在這種熱情的呼喚中幻想著心上人已經來到自己身邊,向自己傾吐衷曲,以心相許。 “千里既相許,桂舟復容與。江上可采菱,清江共南楚。”這四句具體展示了少女對愛情生活的憧憬。容與,舒暢安逸的樣子;共南楚,共同唱著楚歌。少女想象著與心愛的人悠哉游哉地泛舟易水之上,一邊采著鮮菱,一邊唱著情歌。詩人通過對少女想象世界的描繪,表現了她對愛情的大膽追求,也間接地表現了易水之濱少男少女歡悅游冶的動人情景。
這首詩的語言通俗曉暢,象“易陽春草出”、 “淇水不可渡”等,直似口語,表現出一種素樸的美。加之熟練地運用了民歌形式,如直接從民歌《江南》曲中借用“蓮葉何田田”的詩句,就更使其別具一番清新的韻味。
上一篇:步出城東門|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江南曲|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