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楚復西秦,浮云類此身。關山勞策蹇,僮仆慣投人。孤客來千里,全家托四鄰。生涯難自料,中夜問親情1。
【校記】
1.問,《全唐詩》一作“見”。
【箋釋】
[趙中丞] 不詳。中丞,即御史中丞。《唐六典》卷一三“御史臺”:“中丞二人,正五品。”“御史大夫之職,掌邦國刑憲、典章之政令,以肅正朝列。中丞為之貳。凡天下之人有稱冤而無告者,與三司詰之;凡中外百僚之事應彈劾者,御史言于大夫,大事則方幅奏彈,小事則署名而已。”
[東楚] 戰國楚地疆域廣闊,秦漢時分為西楚、東楚、南楚,合稱三楚。《史記·貨殖列傳》以淮北、沛、陳、汝南、南郡為西楚;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為東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為南楚。《漢書》卷一《高帝紀上》“(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顏師古注引孟康《音義》,以江陵(即南郡)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二說不同。后人詩文中多以泛指長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帶地區。 西秦,指關中陜西一帶秦之舊地。陸機《漢高祖功臣頌》:“脫跡違難,披榛來洎,改策西秦,報辱北冀。”
[策蹇] 即策蹇驢。乘跛足驢。喻工具不利,行動遲慢。葛洪《抱樸子·金丹》:“何異策蹇驢而追迅風,棹藍舟而濟大川乎?”《北齊書》卷三四《楊愔傳》:“將涉千里,殺騏驥而策蹇驢,可悲之甚。”《太平御覽》卷二〇六:“臣聞策蹇長途,終慚一日之致;懸縷層臺,難任千鈞之重;固知才弱不可自強,力微難以企及,智小謀大恐貽折足之憂,才輕任重懼有絕臏之悔。”亦省作“策蹇”。孟浩然《唐城館中早發寄楊使君》:“訪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
上一篇:《登峴亭》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真上人還蘭若》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