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芳草渡》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留征轡,送離杯。羞淚下,撚青梅。低聲問道幾時回?秦箏雁促,此夜為誰排? 君去也,遠蓬萊。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懷。和煩惱,尋個便,送將來。
這是一首寫送別的詞。作者選取臨別送酒、殷勤叮囑這樣一個片斷,著重刻畫了一個送人遠行的女子的細膩感情。
起句點明送別。“征轡”、“離懷”都表示行人要上路了。“銷魂當此際”,這是最令人傷心動情的時刻。女主人公將“征轡”再一次留住,送上了最后一杯離別酒:勸君更進一杯酒,從此前路無親人……這種纏綿深沉的感情,全都隱含在“留征轡,送離杯“這兩個動作中了。接下的兩句仍是兩個動作:“羞淚下,撚青梅”。離別酒已經送上,再沒有什么可以留住行人的腳步了。此刻的女主人公再也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淚水。“羞淚下”等于是說淚已經流了下來,只是因為羞于讓別人看到,這才低下頭去玩弄手中的青梅,借以掩飾。這兩句的刻畫極其準確細致,作者抓住了“羞淚下,撚青梅”這一細節,以少總多地展示了女主人公送別時的心境。一般地說,詞這種文體主要是通過烘托和渲染,來達到抒情的效果。這首詞的前四句,卻完全是用細節的描寫來傳神達意。從“留征轡”到“送離杯”,再到“羞淚下,撚青梅”,四個動作不僅有著時間上的邏輯聯系,更主要的是感情發展一脈相承,逐次遞進,從而將全詞推入了一個特定的感情基調,為下邊的進一步描寫作了鋪墊。
從“低聲問道幾時回”開始,詞完全采用了代言體,即作者用女主人公的口吻來說話。因此,雖然從詞的格律上講,上片應該到“此夜為誰排”才結束,但從詞的內容上講,“低聲問道”以前四句應為一段,主要寫行為;“低聲問道”以后為一段,主要寫語言。“低聲問道”一句緊承前四句而來。離別酒已經飲下,淚也已經流出,行人就要上路了。抓住這最后的時刻,再說上幾句話吧。“低聲問道幾時回?秦箏雁促,此夜為誰排? ”你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留我一人在此,縱然對著秦箏,又能為誰彈呢? “雁”指箏上架弦的雁柱,“促”即近。雁愈促則弦愈急。這句的意思,與柳永《雨霖鈴》中“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一句的意思一樣,都是設想分別后的孤獨寂寞。所不同的是,這首詞中的女主人公沒有一直沉溺于一己愁苦的傾述,而是轉而為對方著想。“君去也,遠蓬萊。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懷? ”“蓬萊”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里用來表示極遠的地方,所以下一句說“千里地,信音乖。”因為太遠,只怕信也很難帶到了。孤身一人遠在他鄉,衷腸無處傾吐,相思無人安慰,甚至是“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那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相思成病底情懷。”這一句詢問中,包含了極深的感情,不是一般的卿卿我我所能比擬的。也正因為如此,詞的結尾才由設想轉而為安慰:“和煩惱,尋個便,送將來。”女主人公不說要對方寫信,但意思還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她讓對方“尋個便”帶信來,不是為了使自己得到寬慰,而是為了使對方得到些許解脫。“和煩惱”緊承上句“相思成病底情懷”,是讓對方把相思成病的情懷,連同煩惱一道,“尋個便,送將來。”因為這里有人在惦念他,關心他,隨時準備為他分擔痛苦。知道有人在無時無刻地牽掛自己,這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寬慰。詞的這幾句,看似徑直淺顯,但卻把主人公的牽掛、關懷、體貼和安慰之情,寫得十分感人,沒有真正的感情是寫不出這幾句的。
詞作者賀鑄,字方回,以善寫情詞著稱。黃庭堅有詩:“解道江南斷腸句,而今唯有賀方回。”不過這首詞不以“斷腸”取勝,而以情深感人。詞人感情由送別到念遠,由感傷自己到安慰對方,表面上愈來愈平靜,骨子里卻愈來愈深婉,正所謂“語愈緩而意愈切”。尤其結尾幾句,運用口語入詞,更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效果。全詞洗凈鉛華,純以情勝,“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
上一篇:《徐淑·答秦嘉詩》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李彌遜·菩薩蠻》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