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雜詩七首·雜詩七首(其三)》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云。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飛鳥繞樹翔,噭噭鳴索群。
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曹植的組詩《雜詩》,同載《昭明文選》,雖為一組,但彼此并無緊密關系,亦非同時之作。這首詩寫思婦盼望丈夫及早從軍歸來的深摯感情。
首四句,女主人公出場:“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論者以為西北織婦喻織女星??椗撬诜轿皇潜狈健!拔鞅薄笔瞧x復詞,“西”字無意義。其實,“織婦”就是織婦,不作比興解,而視為實寫,更符合此詩情境?!拔鞅薄本褪俏鞅?,不必坐實為“北方”,《古詩十九首》不是也有一首以“西北有高樓”為起句嗎?“西北”指女主人公居所的地理方位?!熬_縞”,有花紋的絹,泛指織婦所織之物?!叭贞?ze)”,太陽偏西。首四句謂織婦清晨起來織布,可是太陽西斜了,尚未織成紋理?!把詰n甚而志亂”(《文選》李善注)。陳祚明說:“‘明晨’二句,得‘不盈頃筐’之意。”(《采菽堂古詩選》)意謂曹植得益于《詩經(jīng)·周南·卷耳》的發(fā)端:“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薄对娊?jīng)·小雅·大東》有寫織女星的四句詩:“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織女星雖七次移動位置,卻始終也織不成紋章)一般人都認為“明晨”二句由此化用而成,似言之有理。不同的是《大東》直寫星(織女),而曹詩實寫人(織婦),以織布不成文的外在動作,展現(xiàn)其憂甚志亂的內(nèi)心世界,可謂出于藍而勝于藍。
“太息”二句,正面描寫織婦。她一邊織布,一邊嘆息、悲嘯。“太息”,即嘆息?!皣[”,“蹙口出聲,以舒憂懣之氣也。”(劉履《選詩補注》)“終長夜”,言嘆息之久;“入青云”,寫悲嘯之宏。至此,織婦的憂甚志亂、悲愁哀怨的心境和情態(tài)畢現(xiàn)無遺。可是,織婦為什么無心織布?何以連聲嘆息復悲嘯?這些令人疑惑不解的問題,我們在接下來的“妾身”四句詩里找到了答案。“良人”,指丈夫?!熬糯骸?,“一歲三春,故以三年為九春,言已過期也?!?《文選》李善注)丈夫從軍臨行時自以為三年就可以歸來,可是,已經(jīng)過了預計的期限,他還沒有回家來。在三年多的時間里,女主人公獨守空閨,凄清孤寂,全然沒有愛情的溫馨和家庭的幸福,她怎能不嘆息復悲嘯呢?
最后四句,表達與丈夫相見的渴望之情?!皣剣劇?,鳥叫聲?!八魅骸保髠H之意。小鳥兒在樹林里飛來飛去,鳴叫著,尋求自己的伴侶。這是比興,“鳥且求群,而況人乎?”(《文選》五臣注)于是,引發(fā)出思婦的奇特想象:“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澳狭骶埃找?。日光遠近皆同,人無不見,故愿托馳光,見其夫也?!?《文選》五臣注)在現(xiàn)實生活中,她與丈夫分離多年,空閨難守,悲苦難熬,迫切希望盡早結束這種在嘆息聲中打發(fā)光陰的悲痛生活。然而,希望并不能改變現(xiàn)實。漢魏時期,社會動蕩,戰(zhàn)亂不已,釀成無數(shù)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人間悲劇,思婦一家焉能逃脫?在現(xiàn)實中失去的東西,企圖在奇想中得到,我們的女主人公也只能如此吧! 從藝術上說,這奇想表現(xiàn)出人物忠于純真的愛情、渴求幸福的生活的美好品格,因而成為使人物熠熠生輝的精彩之筆。
這首詩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兼顧到外在動作和內(nèi)在心理兩個方面,先動作,后心理,層次井然,步步深入?!八粕絼萜鸱?,欲斷還連?!?《三家詩》)最后的奇想,既別出心裁,又合情入理,頗有點睛之妙。
這首詩對魏晉詩歌曾產(chǎn)生過積極影響。張華《情詩》之一“北方有佳人,端坐鼓鳴琴。……愿托晨風翼,束帶侍衣衾?!迸c曹詩近似,在謀篇布局、描寫人物諸方面,皆從《雜詩》受益非淺。于此,可見其影響之一斑。
上一篇:《曹植·雜詩七首·雜詩七首(其七)》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賀鑄·橫塘路》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