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鮑照《登黃鶴磯》詠[湖北]·蛇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南朝宋)鮑照
木落江渡寒, 雁還風送秋。
臨流斷商弦①, 瞰川悲棹謳②。
適郢無東轅③,還夏有西浮④。
三崖隱丹磴⑤,九派引滄流⑥。
竹淚感湘別⑦,弄珠懷漢游⑧。
豈伊藥餌泰⑨,得奪旅人憂。
【題解】
黃鶴磯即黃鶴山,因傳說仙人王子安乘鶴過此而得名。又因此山狀如伏蛇,頭臨大江,尾插東城,與龜山隔江相峙,故現一般稱蛇山。山在武昌城內,瀕臨長江,是武漢著名的三山之一。此詩寫登黃鶴山上,看到武昌三山呈秀、九派橫流景象,又逢木落江寒、北雁南飛之秋天,于是引發了詩人羈旅的悲哀。
【作者】
鮑照,南朝宋文學家,生平見前江西《登廬山》詩。
【注釋】
①商弦:古代稱宮、商、角、徵、羽為“五音”, “商”為五音之一,古人認為其與時序中的“秋”相配,音調悲涼。②棹謳:船歌。棹,船槳。③適:往,到。郢:春秋時楚文王筑郢城以為楚都,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以后楚國屢遷都,凡楚之都城皆可稱郢。④夏:夏水,自湖北沙市南分長江東出,經今監利縣折東北入漢水。西晉太康初杜預開揚口,起夏水,達巴陵,以通零、桂之漕。⑤三崖:指武漢三山,即今之蛇山、龜山、洪山。⑥九派:原指九江市北的一段長江,據說這里長江有九條支流,此處泛指武昌以下的長江。⑦竹淚:相傳舜死后,舜的二妃趕到蒼梧,淚灑竹枝,留下點點斑痕,后因稱為“湘妃竹”。⑧此句寫鄭交甫故事。傳說鄭交甫在江邊漢皋臺下遇到二個神女,交甫以目挑之,二女解所佩二珠佩相贈,交甫行未遠,旋即失女并珠佩。見《韓詩外傳》和《神仙傳》。張衡《南都賦》:“游女弄珠于漢皋。”或說神女贈交甫乃玉珮。⑨泰:安寧。
上一篇:(明)傅淑訓《晴川閣遠眺》詠湖北龜山詩詞
下一篇:(唐)李白《望黃鶴山》詠湖北蛇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