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新敏
短篇小說。作者諶容。發表于《人民文學》1986年第2期。《小說選刊》1986年第7期轉載。后在全國第八屆(1985—1986)短篇小說評選中獲獎。小說用荒誕的形式展示了復雜的社會心態。一個小道消息說,上邊發一個文件,要把大家的年齡都減去十歲,因為“文革”耽誤了大家十年寶貴歲月。六十四歲的季文耀不再想混日子了,他要好好工作,抓出成績來,還要好好享受生活的樂趣。已退休的老伴明華還可以再工作六年,四十九歲的張明明心里不是滋味。找回十年,他可好好搞出個科研成果,但季文耀已變成五十四歲,不會退休了,他接任局長的事也就吹了。三十九歲的鄭鎮海覺得有使不完的勁兒。當初因為眼瞅著已近而立之年,饑不擇食,找了個不稱心的老婆,現在則可離掉了。老婆月娟心花怒放,因為她又變成了個二十九歲的年輕女郎,可以穿時髦衣服了。減去十歲,林素芬才十九,摘去了“大女”的帽子,愛情,不再是急待脫手的陳貨,她計劃考大學了。患心臟病的人一口氣爬上樓梯氣不喘、心不跳;六十多歲、平日言慢語遲的老同志,嗓門一下變高了。人們激動地上街游行。而十八九歲的青工則不干了,更可怕的是幼兒園的小娃娃,不知減去十歲該到哪兒去……小說利用“減去十歲”這種不可能的假定,展示被“文革”耽誤了大好時光的國人的心態,含有哲理性的象征意味。構思獨特,啟人深思。
上一篇:劉小中《況鐘的筆》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韓道方《凝固火焰》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