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止觀》的主要內容,《摩訶止觀》導讀
《摩訶止觀》,又稱 《天臺摩訶止觀》,略稱 《止觀》,是闡述天臺宗獨特的宗教體驗和宗教實踐的重要著作。由天臺大師智顗 (見 “妙法蓮華經文句”) 在隋開皇十四年 (594)講述,弟子灌頂筆錄。法華三大部 (其余二部為《妙法蓮華經玄義》、《妙法蓮華經文句》)之一。見載于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6卷。
智顗講述本書時已到晚年,使該書成為最能代表其思想體系和實踐精神的成熟之作。書中表達了 “止觀并重、定慧雙修”的思想,并著重介紹了圓頓止觀之法,藉以闡明通過禪觀特殊思維體驗而獲得的超驗的宗教境界。
智顗的觀點按“總論略說(五略)”和“別論廣說(十廣)”加以區分、并一一加以解說。五略,指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綱、歸大處等五段; 十廣,指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等十章;二者并稱略十廣。其中“大意”章講述了止觀綱要,“正觀”章論述了 “一念三千”的天臺佛學精髓在禪法中的體現。
宋代天圣二年(1024),天臺宗后裔遵式向皇后上奏,將該書入藏,并于淳熙三年(1176)??:笫缹Ρ緯淖⑨屔醵啵缯咳坏摹吨褂^輔行傳弘決》40卷、《止觀義例》 2卷、《止觀大意》1卷,以及梁肅之 《刪定止觀》 3卷等。
上一篇:《律學新說》的主要內容,《律學新說》導讀
下一篇:《明一統志》的主要內容,《明一統志》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