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以輕心
【釋義】
對事情漫不經心,不當回事兒。
【出處】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
【典故】
唐朝中期,拜師求學受到了人們的抨擊,誰敢收學生、誰敢拜老師,都會遭到別人的非議。
柳宗元任職永州司馬的時候,一個叫韋中立的年輕人想要拜柳宗元為師。柳宗元很感動于他的魄力,于是給他寫了一封回信——《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信中說道:
“少見多怪,這是經常有的事情。我原本是不相信蜀犬吠日的,直到來到永州之后,才明白永州很少有下雪的情況,所以下雪的時候狗會對著雪狂叫,這才算相信了。”
“古時男子二十歲的時候要行冠禮,數百年后這一習俗已經不流行了。近來有一位名叫孫昌胤的年輕人行了冠禮,受到他人的嘲笑。”
“上面這兩個故事,都說明了世俗的頑固。在這樣的風氣下,你還能夠沖破束縛,想要拜我為師,我是非常感動的,所以把自己的寫作體會告訴你。我年輕的時候認為只要文辭好就可以寫出好文章,后來才知道好文章是有思想、有深度的。所以,不論我寫什么樣的文章,都不敢掉以輕心。一心想要像《書》那樣樸實,想要像《詩》那樣恒久,想要像《禮》那樣合理,想要像《春秋》那樣是非分明,想要像《易》那樣變化多端……”
韋中立受到柳宗元的啟發,學習突飛猛進,后來考中了進士。
上一篇:捕風捉影典故故事|捕風捉影釋義
下一篇:掉臂不顧典故故事|掉臂不顧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