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馮延巳(903~960),字正中,一名延嗣,又作延已,廣陵(今揚州)人,南唐詞人,官至宰相?!锻ㄨb》以之為誤國奸臣。但馮延巳學問淵博,善辯說,工書法,能詩歌,尤善為詞,成就很高。王國維云:“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人間詞話》)可見馮詞在詞史中的重要地位。陳世修序其《陽春集》云:“公以金陵盛時,內(nèi)外無事,朋僚親舊,或當燕集,多運藻思為樂府新詞,俾歌者倚絲竹而歌之,所以娛賓而遣興也?!币虼耍T詞題材狹窄,多寫離愁別恨,沒有重大內(nèi)容??少F的是,馮詞不像“花間派”那樣充滿脂粉氣,而是善于以景見情,抒遣人物內(nèi)心的哀愁情思,婉約纏綿,語言清新可喜,在詞的形象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藝術方面,有超越前人的地方。其《踏鵲枝》、《謁金門》、《酒泉子》、《采桑子》諸闋,廣為傳誦;尤其是《謁金門》“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二句,尤為詞論家所激賞。
馮詞多散佚。至北宋嘉祐間,其外孫陳世修輯成《陽春集》,僅1卷120首,且雜有他人之作。該集當時未刊行。“奈后人不善學馮,并鄙其專擅,乃揚韋而抑馮,致《陽春錄》之遺制,湮滅弗彰”,馮詞僅“散見于諸家選本”,“遜清之季,詞學昌盛,詞家蔚起,探索本原,多崇馮氏”(陳秋帆《陽春集箋序》),故清光緒十五年始有四印齋刻本行于世;旋即又有粟香室刻本。但粟本錯訛較多。光緒二十年,又有陳秋帆《陽春集箋》,仍由四印齋印行。《全唐五代詞》收馮詞112首。
上一篇:《阮籍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阿達拉》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