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何如》簡介|鑒賞
寫情小說,十回。俗士著。清宣統二年(1910)上海時事報館剪報本。標“奇情小說”。
原濟南府知府李楚翹退休后住在家鄉太倉,膝下二女,長女紫琰俏麗活潑,次女紫瑛端莊文靜,都是錦心繡口,能詩會賦,稱得上仕女班頭。紫瑛已許配同里許公子許翔。許翔正在上海讀書,二人本系青梅竹馬,堪稱美滿姻緣。不料禍從天降,李公偶染微疾,延宕成重癥,拖了一些日子,溘然而逝。拋下母女三人,形影相吊,好不凄涼。紫瑛生性幽靜,尚能自甘寂寞,紫琰尚未許人,正當青春年華,未免常懷幽怨之情。
春回地暖,鄰居吳六嫂邀紫琰出門踏青,紫琰欣然欲往,怕母親責怪,又強拉紫瑛同行。三人游罷南園,盡興而返。回家途中,紫琰姐妹所坐之車險些被二個青年男子撞翻。二男子頻頻道歉,似與吳之嫂相識。原來此二人一個是卜總爺的少爺卜耀璉,一個是巫大人的少爺巫量仁,是二個游手好閑專會拈花惹草的公子哥兒,聽得李家姐妹才貌雙絕,試圖結識,便買通吳六嫂,設下圈套,引誘紫琰姐妹出門,相機搭話。
回家以后,吳六嫂大肆夸耀卜、巫二人,紫琰怦然心動,六嫂有機可乘,暗中引來卜耀璉,卜引誘紫琰成奸。
紫琰的私情為紫瑛察覺。紫琰正在男女歡濃之際,生怕紫瑛在母親面前說破,拆散好事,遂與卜商量。 卜趁機出謀將紫瑛與許翔的婚姻拆散,為巫量仁掇合。紫琰從計,便虛擬紫瑛語氣,給許翔寫了一封絕交信。許翔接信,驚疑不定,氣憤之余,也回了一封絕情之信,以試紫瑛之情是真是假。
紫瑛忽接許翔之信,悲痛欲絕。次日,忽然失蹤。三日后,河邊發現一具女尸,酷似紫瑛,紫瑛母親周氏痛不欲生,只得收尸殯殮。
許翔寄出信后,轉覺不妥,急忙趕回太倉,直奔李宅,詢問真情。詎料紫瑛已死,當即昏倒靈堂,即被一乘隨后而來的小轎抬走。周氏聽說許翔回來,趕出責問,人已不知去向。
當夜, 卜耀璉又潛至紫琰房中,被周氏發現,大怒之下,命家人捉住卜痛打一頓,趕出門去。紫琰見事敗露, 自縊而死。周氏見連折二女,好似雪上加霜,欲哭無淚,呆坐屋中,忽見其兄攜紫瑛、許翔同歸,周氏恍如夢中,不敢相信。
原來紫瑛收許翔之信的當天晚上,聽到紫琰房中卜和紫琰的談話,方知一切皆是其姐策劃,欲告訴母親,又恐其不信,遂連夜出走,奔至舅舅家,求其作主。舅舅讓她暫時住下,派人打聽消息。正遇上許翔回來,便用小轎將他接去,兩人見面,誤會盡消。于是舅舅將他倆一起送回李家,而紫琰卻已羞慚自盡。不久, 卜耀璉也病死家中。而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是一部題材古老的言情小說。作品最后一回的回目:“旁觀客細談原因,有情人終成眷屬。”是直接點題的筆墨。作者在第一回中發表議論:“天下最奇妙最靈異最不可思議者,莫如情之一字,最堅固最切實最有把握者,亦莫如情之一字。這個情,原是人人都有的,只是有真有假,有深有淺,有純有駁。人若果有極真極深極純粹的情,隨你千磨萬磨,千折萬折,千疑萬疑,千倒萬倒,千魔萬魔,千難萬難,到那末后一著,一定能夠達到了他的目的才罷。”整部小說,便是作者這一思想的圖解。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紫瑛和許翔,便是作者心目中有著“極真極深極純粹的情”的典型人物。他們青梅竹馬,兩心相印,雖然迭遭變故,屢受暗算,疑慮叢生,風波忽起,情深成恨,恨不欲生,一對美滿姻緣,險遭夭折,但終因兩人神交心合,情深意堅,排除種種磨難,最終峰迴路轉,終成百年好合。
小說的主題不過是古代才子佳人的翻版,故事的結構也無甚新意,人物形象由于缺乏思想的深度而顯得十分蒼白。兩個主人公之間的磨難和曲折,不過是小人的撥弄是非,人為的誤會矛盾。由于缺乏時代感和社會的廣泛代表性,作品本身顯得淺薄平庸,作者對“情深終成眷屬”這一主題的圖解并不成功。
不過,作者在作品中宣傳的真正有情的人目的不在肉體而在精神的思想,就當時的社會背景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比起那些致力于郎才女貌、男歡女愛描寫的言情小說似高明一些。只是作品本身的情節和人物都沒有體現出作者的這一思想。
此外,這部小說原是為報刊的連載而寫作的,作者比較注意作品的可讀性和連貫性,在懸念的設置上頗有用心。
上一篇:《稽神錄》簡介|鑒賞
下一篇:《繡屏緣》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