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滈
卜算子·寄內(nèi)
休逞一靈心,爭甚閑言語。十一年間并枕時,沒個牽情處?四歲學(xué)言兒,七歲嬌癡女。說與旁人也斷腸,你自思量取。
鑒賞
詞多托情于景,小令尤以含蓄蘊藉見長。而向滈的這首《卜算子》詞,通篇純作情語,卻臻于情韻深長的意境,確是小令中的佳作。
這首詞題為“寄內(nèi)”,是詞人以詞代書簡、寄贈其妻的作品。《湖海新聞夷堅續(xù)志》前集第三十八條載其本事云:“向豐之(按:滈,字豐之),宋后之裔也,才調(diào)絕高,貧窘則甚。……一日,婦翁惡其窮,奪其妻以嫁別人,豐之聽其去,作《卜算子》小詞在其篋中,后和云:‘三歲學(xué)言兒,四歲嬌癡女。說其行人也自愁,你自思量取。’聞之令人鼻酸。后其妻見其詞,毅然而歸,與之偕老。”由此可知:一、婚姻悲劇是詞人填寫此詞的直接原因;二、詞人遇變坦蕩、從容,表現(xiàn)出閑雅的意態(tài)和豁達的器度;三、詞作當(dāng)時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并轉(zhuǎn)化為喚醒夫婦兩人永久愛情的契機。
詞的上闋諄諄勸誘,出之于伉儷深情。起二句直言勸誡,警醒有力,而又不乏溫柔敦厚之致。妻子離家而去,常人也許會惱羞成怒,惡語相加,詞人卻平心靜氣,好語相勸,表現(xiàn)出不同一般的道德涵養(yǎng)。他贊揚妻子心地靈慧,卻又批評她放縱任性,容易聽信閑言碎語,使夫妻陷入無謂的紛爭,抑制不住一時的感情沖動,恃強逞性。這里,始而戒之以“休逞”,繼則勸之以“爭甚”,一片真誠、理解、與人為善的情意流溢筆端。三、四句悄然反問,柔情似水,飽含不盡的纏綿情致。“十一年”謂廝守時間之長,“并枕”狀夫妻情誼之蜜。十一年間相濡以沫,日夜廝守,同命運,共患難,難道就沒有一件兩件牽動情懷的物事?“牽情”二字抓住細微的情感波動,傳神而富韻致。
下闋殷殷感化,動之以骨肉真情。過闋二句承上,一氣蟬聯(lián)而下,以稚兒幼女的病弱情狀,激發(fā)妻子的骨肉情義。詞人自注云:“士平四歲解言,道慶七歲猶癡,皆病損,又是孺人所奶,故特及之耳。”男孩四歲方解語學(xué)話,女孩七歲尚癡呆無知,一雙小兒女病殘孱弱致此,能不叫人動惻隱之心!于是直逼出最末二句。旁人聞之也斷腸,而況其生母乎!不置一辭,自有震撼心靈的千鈞力量。而這一情勢,又在尊重、信任的氛圍中讓妻子深思細量,自己決定取舍。此情此景,能不叫妻子怦然心動、重新冷靜而慎重地考慮眼前的一切?其結(jié)局不言而喻,自然是破鏡重圓,歸于百年之好。而此事本身也成為千古傳誦的詞壇佳話。結(jié)句回顧開頭,首尾遙相呼應(yīng),神完氣足。
通篇以質(zhì)直的口語,傳淳厚的情愫,深情一往,真情一生,確是感人肺腑的致情文字。
上一篇:(宋)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陸游《卜算子·詠梅》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