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
釋義
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還要兇惡暴虐。
出處
《禮記·檀弓下》:“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苛捐雜稅名目繁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有些人為了活命,只好舉家逃往深山荒野等人跡罕至的地方。
孔子帶著弟子游學時,經過泰山腳下,看見有位年老的婦人正在一座新墳前痛哭,就派子路去詢問緣由。
老婦人邊哭邊說:“我家是從村鎮搬到這里的,剛搬來時公公上山打柴遇到了老虎,就再也沒回來。過了一年,我的丈夫上山采藥,又一次命喪虎口,只剩下我與兒子相依為命。我們想換個地方住,可思來想去,其他偏僻的地方難免也有野獸,這里雖有老虎,但只要小心,還能僥幸活下來,所以依舊在此艱難度日。
“可是,前天我的兒子進山打獵一直沒回來,昨天有人看見他被老虎吃掉了,所以我在這里哭泣。”
孔子聽后非常感慨,問老婦人:“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老婦人無奈地回答:“因為這里沒有苛刻的暴政啊!”
孔子不禁感慨地對弟子說:“你們可要記住:殘暴的政令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兇猛啊!”
上一篇:成語《舍生取義》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茍延殘喘》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