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崢嶸
古代詩學概念。指詩文描寫中情景氣象萬千,絢爛多姿。蘇軾說:“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周紫芝接著以為“不但為文,作詩者尤當取法于此”(見周紫芝《竹坡詩話》)。李白的山水詩就氣象崢嶸,如寫西岳黃河:“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寫鐘山:“石頭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江去。鐘山龍盤走勢來,秀色橫分歷陽樹。”(《金陵歌送別范宣》)還有《蜀道難》等,都寫得五色斑斕,氣象崢嶸。“崢嶸”的塑造,就創作主體說,它是作者對多彩世界滿腔摯愛和對生命自由熱情追求的外在表現。“崢嶸”的詩,境界縱橫廣大,故瀑布見之若遠掛云天,泰山因之更顯巍峨壯觀。境界狹局,則“崢嶸”無從得生。詩之“崢嶸”,主要指物象絢爛,生機蓬勃。物象絢爛,故讓人目不暇接,心旌搖蕩;生機蓬勃,故令人胸襟熱烈,情滿青山。詩要求得“崢嶸”,語言文字必須注意從色彩的動感方面進行刻畫。王世貞《藝苑巵言》評“東風搖百草”一句:“搖字稍露崢嶸。”沒有動感,也就沒有生機和氣象。“崢嶸”與“平淡”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蘇軾所稱“漸老漸熟,乃造平淡”,與元好問“豪華落盡見真淳”(《論詩絕句》)是一個意思。“崢嶸”呈外象,趨于動;“平淡”重內心,歸于靜。”崢嶸”若無生機真氣,則徒成虛榮而已。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嶺雲海日樓詩鈔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峻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