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李益(748~829),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中唐詩人,官終禮部尚書。李益早年漫游燕趙,并參與過幽州、邠寧節(jié)度使幕府,寫有不少邊塞詩,成就斐然,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他“往往鞍馬間為文,橫槊賦詩,故多抑揚(yáng)激厲悲離之作,高適、岑參之流也。”(《唐才子傳》)李益與李賀齊名,在當(dāng)時名氣很大,“每一篇就,樂工賂求之,被于雅樂,供奉天子”(同上)。李益長于七絕,“他的七言絕句幾乎是篇篇絕唱”(林庚《中國文學(xué)簡史》),明人胡應(yīng)麟稱贊說:“七言絕,開元之下,便當(dāng)以李益為第一,如《夜上西城》、《從軍北征》、《受降》、《春夜聞笛》諸篇,皆可與太白、龍標(biāo)(王昌齡)競爽,非中唐所得有也。”(《詩藪》)但是,李益時唐朝國勢孱弱,這不能不給他的詩作蒙上一層時代的陰影,使之缺乏樂觀進(jìn)取的精神和昂揚(yáng)激越的調(diào)子,而多籠罩上一種悲壯凄涼和低徊沉郁的氣氛。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就很明顯地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diǎn),詩中難尋盛唐氣象。李益的五律,也有很好的作品,如《喜見外弟又言別》,用白描手法和質(zhì)樸語言,反映出當(dāng)時的社會離亂。“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素來為人稱賞。
《李益集》多合集本,有《唐二十六家詩》和《唐百家詩》本,均明活字本。又有《二酉堂叢書》本《李尚書詩集》。近年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益詩注》,為《唐詩小集》叢書之一。《全唐詩》存詩2卷。
上一篇:《望舒詩稿》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