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詩群·力虹·這些日子》新詩鑒賞
這些日子我們常聚在一起談論圖圖
我們搬來地球儀
撫摸南非這一片灼手的土地
這些日子我們不能睡覺
抽煙 咳嗽 再抽煙
把一張《參考消息》翻來覆去讀上幾十遍
阿平這家伙又被女孩子涮了
詩人小波跟領導吵架被趕出了文聯
這些都算得了什么
黑人兄弟在那里流血
約翰內斯堡在公開槍殺鴿子
而我們卻無聲無息地活著
在這座缺乏新聞的城市中
我們幸福得像一群地鼠
這些日子我們不想寫詩
自從圖圖在黑人葬禮上發表演說后
我們開始反常
真想把以前發表的作品燒掉
燒成一堆篝火
讓好望角遠遠的看到我們的眼睛
這些日子我們常為圖圖的命運而擔憂
好像他是我們中間的一位兄弟
有骨氣的兄弟
黑人兄弟
好兄弟
這首詩寫的是國際題材。我國新詩史上國際題材的詩寥若晨星,從六十年代初起,陸續出現了一些國際題材的詩,但給人印象不深。原因是,這些詩都沒跳出兩大模式: 其一,高聲吶喊式。這類詩詩人握筆如操槍炮,向天空不加節制地噠噠噠放一陣,伴隨著大量的社論語言和標語口號,看似氣勢很大,實際很空洞,讀者從詩中并沒有感受到比新聞發言人的言論更多的東西。其二,環境加友誼式。詩人往往是從某個國家或地區擇取一些有特征性的物象,再加上些“友誼萬古常青”之類的外交辭令敷衍成文,讀后令人失望,不如去看異域風光照片。到了八十年代,國際題材詩獲得了實質性進展,特別是一些老詩人如艾青、綠原、鄭敏等人的此類詩作,教人格外留戀。力虹的這首《這些日子》也是目下國際題材詩歌的上品。
這首詩抓取了一個全球都格外注目的問題:南非種族歧視。但詩人沒有空洞地叫喊,而是通過青年人的日常生活,表現了對南非黑人的深切同情。詩人的感情是真摯的,真摯的感情毋須裝飾。這首詩以十分平淡的口語娓娓寫來,與詩人樸素的感情是吻合的。雖然我們的日子也并非舒心,“阿平這家伙又被女孩子涮了/詩人小波跟領導吵架被趕出了文聯”,但這些與正在流血的黑人兄弟比起來,是多么微不足道!這是一代青年人關心世界格局的獨特方式,雖然談不上有力,但這是真正的關心。詩人將黑人運動領袖圖圖看做“我們中間的一位兄弟/有骨氣的兄弟/黑人兄弟/好兄弟”。這比那種動輒世界、宇宙的“宏觀”把握,要來得更內在、更自然、也更真摯。
詩歌是作用于人的情感的藝術。一首詩的勝利,最可靠的不是“主題深刻”,而是“情感深刻”。力虹的詩就做到了這一點,這對于國際題材詩創作方法的多樣化是很有啟示的。
上一篇:《朦朧詩詩群·嚴力·還給我》新詩鑒賞
下一篇:《西部詩詩群·周濤·這是一塊偏心的版圖》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