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派詩群·穆木天·我愿》新詩鑒賞
我愿奔著遠遠的點點的星散的蜿蜒的燈光
獨獨的 寂寂的 慢走在海濱的灰白的道上
我愿飽嘗著淡淡消散的一口一口的芳馨的稻香
我愿靜靜的聽著刷在金沙的岸上一聲一聲輕輕的打浪
我愿走坐在那里的路旁 那一片松原里的橫臥的石上
我愿寂對著一渦一渦的回浪滾在那里的巖石的窩上
我愿細細的思維著掠在石面上的介殼的不住的滄桑
朦朧的憧憬著那里 那里 那里 那里的虛無的家鄉
我愿寂對著那里古樹底下枯葉掩著的千年的石像
我愿凝視著掩住了柴扉的茶屋前的虛設的空床
我愿笑對著微動的泊舟吐不出煙絲不能歌唱
默默的夢想著那里的天邊的孤島 散散的牛羊
啊 到底哪里是我的故鄉 哪里的山頭 哪里的角上
哪里的風中 哪里的云鄉 還是呱呱波動的青蛙的聲
聲聲浪
啊 我愿寂寂的獨獨的慢步在夜半后的海濱的道上
我愿熱熱的熱熱的奔到那遠遠的燈光
而越奔越奔不上
這首詩整個建筑在一個象征性架構上。詩人說“我愿……”,他到底愿意奔向什么?我們注意到他所傾心的地方是幽靜無人的、美麗的自然風光。這種自然風光,我們不能僅按實景去理解,它們是一種玄想,一種象征,是詩人有感于人世的虛偽、焦慮、文明的淪喪而制造的幻景世界。一句話,在生存圓中掙扎得疲倦了的詩人,企圖走出它,走向幻覺的天堂。在那里,詩人感受著大自然神秘的“象征森林”所發出的信息,他和美麗的風光息息相通,完成著物我契合無間的對應交融……
但是,這首詩的魅力不只在如上所言。詩人在結構上的安排是此詩的真正力量所在。這首詩揭示的并不是詩人的“逃避”,而是生命無處可逃的緊張狀態。詩人先用了大量的筆墨去描述那種絕妙的風光,它們層層疊疊地出現,以致使我們產生了漫不經心的瀏覽態度。但是,到了第八行,我們的心被什么觸動了!到了第十二行,我們的心又被什么劃了一道!直到最后一行,我們的心已經注滿了淚水……啊!原來此詩真正的用意是在這里,那是“虛無的家鄉”,“天邊的孤島”,“越奔越奔不上”的地方!這首詩情感負荷最重的地方正是在這里!至此,那永不能及的“虛無”變得嚴酷了,它的美,正構成了對現實的反嘲效果。整首詩由于結構的用心安排,使一系列向度相同的意象忽然牽向了它們的反面,冥冥中蘊含著的沖突比爆發出來的沖突,更使人感到驚悚不安。象征主義詩歌注重的“思想知覺化”在此可見一斑。
上一篇:《朦朧詩詩群·王小妮·我感到了陽光》新詩鑒賞
下一篇:《朦朧詩詩群·梁小斌·我曾經向藍色的天空開槍》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