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贊頌·朱大枏》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對著那冷艷的臉,那臉上仿佛敷著一層潔光泛濫的晴雪,我恍惚漫游在雪后的荒山中,遺忘掉枯寂的心情,領悟到凄寥的靜趣。這潛靜的心,也恰好比喻做積雪的原野,不論受什么情緒和意念的踐踏,只一度踐踏過去,便留下深深的印跡。
愛慕跨上了心頭,羞怯跟在他的后面。愛慕迂緩的爬著而羞怯飛似的奔馳。一會兒,羞怯追越過愛慕的腳蹤,仍自單人獨騎的在我心里馳驟,愛慕便悄悄的遁去了。
后邊還有一行列,影影向我心頭進行。仔細辨認得出:是希望的馬駕著苦惱的車,猜疑飄飄的搖動著走,決斷顯露出鐵青的臉色,妒忌攜著怨恨,忿怒直沖上前,忍耐則病懨懨的掙扎著。
于是他們都蜂擁上心頭,遍心深深的刻著縱橫的轍跡,蜂窩似的穴孔。再偷看那冷艷的臉,臉上還鋪著坦蕩蕩的雪層,沒經(jīng)過絲毫的凌踐似的。我可不知道她內心的情狀,我極想知道的,她的心是和她的面孔一樣光鮮呢,是像我的心一樣凌亂呢?也許竟是一包泥漿了,啊,那可難說!你瞧,那臉上堆積的雪層夠多厚,我眼光又沒有太陽般的熱力,怎能夠探索她心里的秘蘊。
但是你仔細看去,她的嘴唇邊不還有一點融化的痕跡?那不是曾經(jīng)過情愛的嘴唇的烙壓?看罷,她滿臉的冰雪就要從這一點熱情的烙印化起!那烙印像從綻破的石榴里擠出來的一顆鮮紅的米粒。
但是我抽身走了。
愛慕悄悄的遁去,羞怯飛越過愛慕的前面,便也緩了下去,卻還有腳爬手搔的亂動;希望脫掉韁繩跑去,剩下苦惱停在心里;妒忌慫恿起怨恨咆哮,忿怒更在一旁吶喊著助威:忍耐跌倒地上;決斷毅然趕走了猜疑,而冷淡趁這擾亂之間便瑟瑟的跨上心頭。
于是濘泥的雪野漸漸變作坎坷的冰地。雖然我沒有回頭窺望,但是我猜想,我也希望,那冷艷的面孔將要漸漸晴霽了,滿臉絢爛的紅旭比那寒冽的潔光更美,那完全綻破了的石榴啊!
《少女的贊頌》是朱大枏散文中膾炙人口的名篇,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很有特色。它通過“我”對一個少女愛戀的抒寫,表現(xiàn)了五四時期部分青年在愛情道路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曲折矛盾的心態(tài)。
文章著重揭示了主人公內心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極為復雜的形態(tài):既愛慕又羞怯,欲追求又退縮,既希望又失望,有妒忌又有忍耐等等。“愛慕跨上了心頭,羞怯跟在他的后面,愛慕迂緩的爬著而羞怯飛似的奔馳”,愛慕才剛剛顯露,羞怯的心情就接踵而來,而且飛似的奔馳過迂緩的愛慕的腳蹤。不僅如此,后邊還緊跟著苦惱、猜疑、妒忌、怨恨、忿怒,而“忍耐則病懨懨的掙扎著”。真可謂煩惱至極,痛苦至極。再看看心愛的人的那張“冷艷的臉”,上面還“鋪著坦蕩蕩的雪層,沒經(jīng)過絲毫的凌踐似的”。她愛“我”嗎?她能接受“我”的愛嗎?她的心是怎么想的呢?或許她什么都不曾去想,她的心就像她的面孔一樣光鮮;或許她的心也和“我”一樣凌亂,甚至成為一包泥漿了,等等。從她的表情中很難看出。而“我”又沒有太陽般熱力的眼光,去融化那堆積在她臉上的雪層,去探索她心里的秘蘊。總之,“我”無法得到來自于她的愛。究其原因,“我”終于發(fā)現(xiàn)她是曾經(jīng)過情愛的。于是“我”決定“抽身”而去。主意一經(jīng)打定,心情倒也平和了許多,但心間的冷淡還是免不了“瑟瑟的跨上”。盡管如此,“我”還是從個人情感的煩惱中跳出,轉而對自己所怨恨的人作美好的祝福。希望她能獲得屬于自己的那份愛。至此,作家將“我”的內心情感的變化盡情地展現(xiàn)了出來,而最后那一思想的升華,真可謂神來之筆。
本篇散文一個顯著藝術特點是語言表達的形象性。一般說來,要準確細膩地表現(xiàn)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情感的變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本文在這方面卻做得不留斧鑿之痕。它將人物的心理活動、情感變化剖析得很是細微、具體,且具相當?shù)男蜗笮浴?ldquo;愛慕跨上了心頭,羞怯跟在他的后面。愛慕迂緩的爬著而羞怯飛似的奔馳。”在這里,“愛慕”和“羞怯”這些心理活動,作家用了“跨”、“跟”、“爬”以及“飛”這些表示人物動作的詞,這就形象地表現(xiàn)出愛慕的急不可待由于羞怯的跟隨而轉為遲緩,而羞怯的心情,則正好相反,由慢慢的跟著轉為飛速地前行。這些心情的變化,通過這幾個詞被描繪得惟妙惟肖。這種擬人化的手法,被作家使用得得心應手。其他如“希望的馬駕著苦惱的車,猜疑飄飄的搖動著走,決斷顯露出鐵青的臉色,……”等等,無不顯示出作家的匠心。
上一篇:《小村即景·韓小蕙》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山中雜記(七)說幾句愛海的孩氣的話·冰心》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