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傳誦很廣的小令,曾經被附會為婚姻悲劇而大事渲染,實際上只是陶淵明《閑情賦》類的筆墨,對象是曾經親密過從的妓人。宋人曾經說過“鳳州三出:手、柳、酒”,指妓人的手膚色特特膩,酒味醇美,柳樹婆娑可愛。詞一起三句正是寫“三出”的特色,以“紅酥”形容手,給人之感覺綺麗誘人。紅、黃、綠三色相映更增美感。柳,既是實寫春色,又帶有比喻,因為柳比喻女子之腰肢,樂府詩中習見,唐詩中以柳喻妓如章臺柳之類更是不可勝數。這三句寫當年歡會時之情況。春天不可能長駐,這種歡情也不可能長久。“東風惡”,對春天說,有比喻意。“歡情薄”是寫實,說明不得不分手之情況。“一懷愁緒,幾年離索”,言別后之思念,因押韻而倒裝。連疊三個“錯”字是詞律所規定,三個字重復表達一種復雜的心理狀態。從“幾年離索”中反思當日,深悔,深惜,難以名狀。早知歡會難長,當年不該多此一事,猶如唐人惜別之詩所云:“誰使同衾又分手,不如行路本無情。”
換頭處,從“幾年離索”句生發,想象對方相思之凄苦,以致血淚沾巾:“淚痕紅浥鮫綃透”。春來時,一片愁苦,春天去后,會合無因;“桃花落,閑池閣”。當日之海誓山盟,言猶在耳,然而天各一方,通訊無由;“山盟雖在,錦書難托。”此種生活,長此以往,必至玉殞香消,不能再沉湎于苦痛中,必須翻然改轍,以理自遣,“莫,莫,莫”三字好似當頭棒喝,既警惕自己,又喚醒對方,從這種無益之相思中解脫出來,猶如陶淵明《閑情賦》的結尾說的:“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于八荒”,只是限于詞律,以三個“莫”字表達,讓讀者意會。
這首詞在格律上頗為特殊,上下闋押韻,前三句各用上去韻相押,后幾句轉為入聲韻,上下闋末又各以三個重韻收攝,這種短音促節,便于表達感情的激蕩起伏,而重三個韻腳,尤為不易。此詞寫景言情敘事,撫今追昔,感慨無端。上半闋煞尾無限蒼茫,而下半闋又斫金截鐵,發人深省,令人一唱三嘆。
上一篇:蔡伸《蒼梧謠·天》南宋詞原文鑒賞
下一篇:(五代)孫光憲《風流子·茅舍槿籬溪曲》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