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著作·讀風偶識四
(清) 崔述撰 崔述 (1740—1816),清大名(今屬河北) 人,字武承,號東壁。乾隆二十七年 (1762)舉人。曾任福建羅源、上杭等縣知縣。未幾,投劾歸,居相州,閉門著述以終。初致力于宋元理學,后專攻考信、辨偽,成績斐然,為一代辨偽宗師。對先秦典籍,除《詩》、《書》、《易》、《禮》(部分)之外,其他多有懷疑。考據詳明,辨析精微,不為舊說所囿,敢于提出新解,對后來史學界疑古風氣頗有影響。著書三十余種,以 《考信錄》為主,包括《補上古考信錄》、《唐虞考信錄》、《三代考信錄》、《豐鎬考信錄》、《洙泗考信錄》等。今人顧頡剛匯印為《崔東壁遺書》。《讀風偶識》為其晚年著作,且非成于一時。大致始自嘉慶乙丑 (1805)前后,后不斷補綴,至嘉慶庚午 (1810)后作《七月篇解》和 《東山詩解》等而成。《讀風偶識》是專門研究《國風》的著作,它“謹嚴肅穆,純是東壁一派學風。”(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經學》) 除前言、《通論詩序》和書后《通論讀詩》以外,正文部分集中論述《國風》。其體例不夠完整統一,故曰“偶識”。但散見于書中的一些見解還是很值得注意的。
上一篇:詩經研究著作·讀詩質疑三十一附錄十五
下一篇:詩經研究·《詩經》的分類·豳風豳雅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