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煤·朱大枏》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在傾壺狂飲的時候,
像車頭里加進黑煤,
叫停滯的變為活躍,
叫感情掣思想狂飛。
我替你窮人們思量:
你骨頭能稱出幾兩?
就抖空錢袋買一醉,
分量再輕點也不妨。
趁空袋里沒有臭錢,
意念里也沒有顧惜,
恰像那輕便的火車,
好開足萬匹的馬力!
莫停在回憶的墳地,
去憑吊毀蝕的積尸;
不要進希望的空洞,
去夢想本來的充實。
駕駛到幻想的國度,
出現實苦惱的世界。
憑你全意志的主宰,
造一座象牙的樓臺。
一霎眼,蛛網變流蘇,
懸結滿煌煌的金屋。
碧瑯玕裝上破窗檻,
潮濕墻幻作黃金柱。
綠泥杯看做翡翠鑲,
黃豆焰閃放明珠光。
看影搖仙女的舞蹈,
聽蟋蟀奏仙樂嘹亮。
叫繁華來掩滅荒涼,
叫歡愉來消融憂傷,
全任你恣情地驕傲,
享樂在幻想的天堂。
還不怕強暴的奪取,
也沒有弱者的妒嫉:
盡耽樂幻想的仙鄉,
用不著半點的猜疑。
偷巧同命運的寵兒,
沒一點出汗的苦惱,
由你判自己的命運,
坐享這無盡的逍遙。
不動手就起座宮殿,
不動腳就爬上帝座:
只存在幻想的園里,
這不償代價的極樂。
笑煉石補天的女神,
比填海的精衛更蠢:
看我們只灌進冷酒,
也填平不平的命運!
叫停滯的變為活躍,
叫情感掣思想狂飛,
在傾壺狂飲的時候,
像車頭里加進黑煤。
一二,一○,改稿
中國古代有不少文人學士如陶淵明、劉伶、李白等寫了不少飲酒詩。因此本詩就題材而論并無獨特之處,但詩人既沒有借酒表現知識分子憂國憂民、懷才不遇,也沒有借酒吐露年輕人因為情場失意。而本詩所要表現的主旨卻是:窮人為什么愿意“抖空錢袋買一醉”。
詩的一、二、三節用火車加煤這個具有象征意義的形象來比喻窮人從飲酒中得到的魔力。接著一個大層次刻劃了窮人借酒得到的滿足。飲酒可以引領窮人走出“現實苦惱的世界”,駛進“幻想的國度”,這里窮困凄涼的現狀將幻化成金碧輝煌的世界。詩中確切地用“墳地”來形容“回憶”,用“空洞”來描述“希望”,從而以一幅幅墳地積尸和山中空洞的可怕景象,勸誡窮人莫要沉湎于回憶和希望。因為對窮人來說回憶既無用,希望之后便是失望。詩人認為倒不如耽于酒醉后的幻想世界,有時可以使人感到充實,用自己的意志來砌造象牙的樓臺。對窮人來說,飲酒將使他們忘卻人間的不平,在幻想的國度里受到尊重。這里用了兩句并列的排句:“不動手就起座宮殿”,“不動腳就爬上帝座”,渲染了這種幻想的偷巧,可以使窮人“沒一點出汗的苦惱”,便“坐享這無盡的逍遙”。最后一小節又把第一節作了變奏處理:將原來的一、二與三、四詩句的位置顛倒,再一次強調和總結:狂飲之所以猶如加煤,就是因為能“叫停滯的變為活躍,叫情感掣思想狂飛”。作為一個人,本來就應該好好生活,應該得到別人的尊重,可是窮人卻只有在酒醉后幻想的國度里才能得到一時的滿足。因此此詩不過是透過表面上的勸窮人狂飲、盡情享受,其意是在暴露了社會的卑污不平。所以,我們不能說此詩是反映了詩人精神的空虛和對縱欲的追求,而是曲折地揭示了那個時代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和廣大貧苦百姓相通的愁苦、憤懣的內心世界。 桿
詩中成功地運用了反襯的手法。在第六、七節中,“蛛網”與“流蘇”,“碧瑯玕”與“破窗檻”,“潮濕墻”與“黃金柱”,“綠泥杯”與“翡翠鑲”,“黃豆焰”與“明珠光”,其間的反差非常強烈,詩人卻偏將它們聯結在一起,這是類似聞一多《死水》中那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手筆。第八節“叫繁華來掩滅荒涼,叫歡愉來消融憂傷”,則運用了反諷的筆法。詩中越是將酒后出現的幻想世界描繪得如同仙鄉一般,就越映襯出現實的陰暗與殘酷。
上一篇:《力的前奏·陳敬容》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北山戀(選一首)·劉章》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