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末世爭利,維彼奔義;讓國餓死,天下稱之。》鑒賞
作《伯夷列傳》第一。晏子儉矣,夷吾則奢;齊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傳》第二。
李耳無為自化,清凈自正;韓非揣事情,循勢理。作《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自古王者而有《司馬法》,穰苴能申明之。作《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作《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維建遇讒[1],爰及子奢[2],尚既匡父[3],伍員奔吳。作《伍子胥列傳》第六。
孔氏述文,弟子興業,咸為師傅,崇仁厲義。作《仲尼弟子列傳》第七。鞅去衛適秦,能明其術,強霸孝公,后世遵其法。作《商君列傳》第八。
天下患衡秦毋饜[4],而蘇子能存諸侯,約從以抑貪強。作《蘇秦列傳》第九。六國既從親[5],而張儀能明其說,復散解諸侯。作《張儀列傳》第十。
注釋
[1]建:楚平王太子熊建。[2]奢:伍奢,楚大夫,為太子建太傅。[3]尚:伍尚。[4]衡秦:秦用張儀計,以連衡的策略稱霸,故稱衡秦。[5]從:通縱,合縱。
上一篇:《史記·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維三代尚矣[1],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2],本于茲,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鑒賞
下一篇:《甘茂之策.》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