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武安侯田蚡者[1],孝景后同母弟也[2],生長陵[3]。》鑒賞
魏其已為大將軍后,方盛[4],蚡為諸郎[5],未貴,往來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6]。及孝景晚節[7],蚡益貴幸,為太中大夫[8]。蚡辯有口[9],學《槃盂》諸書[10],王太后賢之[11]。孝景崩,即日太子立[12],稱制[13],所鎮撫多有田蚡賓客計策[14]。蚡弟田勝,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封蚡為武安侯[15],勝為周陽侯。
武安侯新欲用事為相[16],卑下賓客[17],進名士家居者貴之[18],欲以傾魏其諸將相[19]。建元元年[20],丞相綰病免,上議置丞相、太尉[21]。籍福說武安侯曰[22]:“魏其貴久矣,天下士素歸之[23]。今將軍初興[24],未如魏其,即上以將軍為丞相,必讓魏其[25]。魏其為丞相,將軍必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26],又有讓賢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風上[27],于是乃以魏其侯為丞相,武安侯為太尉。籍福賀魏其侯,因吊曰[28]:“君侯資性喜善疾惡[29],方今善人譽君侯,故至丞相[30];然君侯且疾惡,惡人眾,亦且毀君侯[31]。君侯能兼容,則幸久[32];不能,今以毀去矣。”魏其不聽。
魏其、武安俱好儒術,推轂趙綰為御史大夫[33],王臧為郎中令[34]。迎魯申公[35],欲設明堂[36],令列侯就國[37],除關[38],以禮為服制[39],以興太平[40]。舉適諸竇宗室毋節行者[41],除其屬籍[42]。時諸外家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43],皆不欲就國,以故毀日至竇太后[44]。太后好黃老之言[45],而魏其、武安、趙綰、王臧等務隆推儒術[46],貶道家言,是以竇太后滋不說魏其等[47]。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趙綰請無奏事東宮[48]。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許昌為丞相[49],武強侯莊青翟為御史大夫[50]。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武安侯雖不任職,以王太后故,親幸,數言事多效[51],天下吏士趨勢利者,皆去魏其歸武安。武安日益橫[52]。建元六年,竇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喪事不辦[53],免。以武安侯蚡為丞相,以大司農韓安國為御史大夫[54]。天下士郡諸侯愈益附武安[55]。
武安者,貌侵[56],生貴甚[57]。又以為諸侯王多長[58],上初即位,富于春秋[59],蚡以肺腑為京師相[60],非痛折節以禮詘之,天下不肅[61]。當是時,丞相入奏事,坐語移日[62],所言皆聽。 薦人或起家至二千石[63],權移主上[64]。 上乃曰:“君除吏已盡未? 吾亦欲除吏[65]。”嘗請考工地益宅[66],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庫[67]!”是后乃退。嘗召客飲,坐其兄蓋侯南鄉,自坐東鄉[68],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橈[69]。武安由此滋驕,治宅甲諸第[70]。田園極膏腴[71],而市買郡縣器物相屬于道[72]。前堂羅鐘鼓[73],立曲旃[74];后房婦女以百數。諸侯奉金玉狗馬玩好,不可勝數。
【段意】 寫田蚡與竇嬰前期的關系。起初,田蚡很尊重竇嬰,就像晚輩對待長輩一樣。后來,為攀上丞相高位,就一心想壓倒竇嬰的勢力。當他憑借王太后的關系,勢力一天天超過竇嬰后,就變得十分驕橫、奢侈,連武帝對他也強烈不滿。
注釋
[1]武安:即今河北省武安縣。田蚡的封地。[2]孝景后同母弟:漢景帝皇后叫王娡,母臧兒,父王仲。王仲死后,臧兒嫁到田家,生田蚡,因稱“同母弟”。[3]長陵:在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4]方盛:權勢正盛。[5]諸郎:泛稱郎官,漢朝政府各部里的屬官。[6]子姓:子孫。[7]晚節:晚年。[8]太中大夫:掌議論的官。[9]辯有口:善辯論,有口才。[10]《槃盂》諸書:《槃盂》一類的書。《槃盂》,相傳是黃帝史官孔甲所作的銘文,刻在盤盂等器物中。已失傳。槃:通“盤”。[11]王太后:即漢景帝王皇后,景帝死后稱王太后。[12]太子立:太子劉徹即皇帝位,稱漢武帝。[13]稱制:指竇、王兩太后代替皇帝掌權。武帝即位,年僅十六,故由太后聽政。[14]所鎮撫句:指王太后掌權所實行的一些鎮撫措施,多由田蚡的賓客出謀劃策。[15]孝景后三年:公元前141年。這年正月,景帝死,武帝即位,封田蚡為武安侯。[16]新欲用事為相:新近掌握政權,很想當丞相。[17]卑下賓客:對賓客謙恭有禮。[18]進名士家居者貴之:讓延攬在家的名士們顯貴起來。[19]以傾魏其諸將相:用這些辦法(謙恭和延攬名士)來壓倒竇嬰和其他身居高位的人。[20]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21]丞相二句:丞相衛綰因病免官,皇上(漢武帝)正考慮安排丞相和太尉這兩個官位的人選。[22]籍福:當時奔走于豪門貴族的著名食客。[23]素歸之:一向依附他。[24]初興:剛開始發跡。[25]即上二句:即使皇上任用你為丞相,你也一定要把相位讓給竇嬰。[26]尊等耳:地位的尊貴程度一樣。[27]微言太后風上:暗中向太后透露心事,再讓太后轉告皇上。風,同“諷”,暗示。[28]吊:告誡。[29]君侯句:你的天性是喜愛善人、嫉恨惡人的。此系面諛之詞。君侯,對封侯者的尊稱。[30]方今二句:意為:若不是善人(隱指田蚡)稱道你,你是不會做丞相的。是在為田蚡說話。[31]毀君侯:毀謗你,說你的壞話。[32]君侯能兼容二句:你若對好人壞人都能寬容些,相位就有幸長期保持。[33]推轂:比喻助人成事,或推薦人才。轂,車輪軸。趙綰:當時的一位大儒。御史大夫:副丞相。[34]王臧:亦為儒者。郎中令:掌宮中掖門(旁門)的官。[35]申公:魯大儒申培,以治《詩》著名。事跡在《儒林列傳》有述。[36]明堂:古代帝王宣揚政教的地方。[37]令列侯就國:讓諸侯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去。按:漢代諸侯雖各有封地,但本人仍居住京師,不愿到他們的封地去。[38]除關:除去關禁。[39]以禮為服制:按照古代禮法規定吉兇服裝的制度。[40]以興太平:用來顯示太平景象。[41]舉適(zhe):揭發、檢舉。適:通“謫”。[42]除其屬籍:取消那些毋節行者在宗譜上的名字。屬籍:指宗譜。[43]尚公主:娶公主為妻。尚:高攀門第以結姻親。[44]以故毀句:因此毀謗竇嬰等人的言語每天都傳到竇太后的耳中。[45]黃老之言:道家學說。[46]務:務必,堅決。隆推:盛贊,高抬。[47]滋:更加。[48]請無奏事東宮:請求武帝親政,不要聽從東宮竇太后的裁斷。[49]柏至侯許昌:許昌,劉邦功臣許溫之孫,襲祖封為侯。柏至,當是地名,位置不詳。[50]武強侯莊青翟:莊青翟,劉邦功臣莊不識之孫,襲祖封為侯。武強,漢縣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武強縣東北。[51]數言事多效:謂田蚡多次向王太后論及國事,他的意見大多被采納而發生效驗。[52]日益橫:一天天更加驕橫、放縱。[53]坐喪事不辦:由于沒把竇太后的喪事辦好而犯了罪。[54]大司農:管理財政的官。韓安國,字長儒,《史記》列有《韓長儒傳》。[55]天下士句:天下士人、郡國之官及諸侯王,更加趨附武安。[56]貌侵:其貌不揚。侵,通“寢”,短小,丑陋。[57]生貴甚:從出生以來就很顯貴(因是外戚故)。[58]多長:多數年事已高了。[59]富于春秋:謂年輕。春秋,年紀,謂未來的年歲還很多。[60]肺腑:猶言心腹,比喻至親。京師相:朝廷的宰相,不同于侯國的相。[61]非痛二句:不把那些有權勢的貴族狠狠收拾一下,用禮法使他們屈服,讓他們徹底改變對自己的看法,那么天下人是不會畏懼自己的。痛,狠狠地。折節,改變原來的作風、觀點。詘(qu),屈服。之,指有權勢的貴族。肅,敬畏。[62]坐語移日:坐著與武帝談話,可見日影逐漸移動位置。謂談的時間久長。[63]薦人句:(田蚡)用人往往把家居之人平地提升到年俸為二千石的官位。[64]權移主上:把皇上的權柄逐步轉移到自己手中。[65]君除吏二句:你任用的人任用完了沒有?我還要任用幾個呢! 除吏:除去舊官換新官。盡未:完了沒有? [66]嘗請句:曾經請求把考工室的土地給他擴建住宅。考工室:督造器械的官府。[67]君何不句:你除了把制造武器的考工衙門拿去之外,何不連收藏兵器的武庫也一起拿走? [68]坐其兄二句:讓他的同母兄向南坐,自己向東坐。當時以向東的座位為尊貴。蓋侯,王皇后的哥哥王信,田蚡的同母兄,封蓋侯。蓋,漢縣名,在今山東沂水縣西北。[69]不可以兄弟故私橈:不能因為是自己的哥哥就在私下里屈辱了自己丞相的尊嚴。橈,委屈自己,遷就別人。[70]治宅甲諸第:修建的住宅,超過了所有貴族的府第。甲,超過,居第一。[71]膏腴:肥沃。[72]市買:采購。屬:連續不絕。[73]羅:排列。[74]曲旃(zhan):曲柄的幡旗。這是古代國君招聘隱士用的,田蚡用來裝飾廳堂,違反當時制度。
上一篇:《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魏其侯竇嬰者[1],孝文后從兄子也[2].》鑒賞
下一篇:《史記·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1],后徙睢陽[2].》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