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吳等案輿地圖,部署兵所從入[1]?!疯b賞
王曰:“上無太子,宮車即晏駕,廷臣必征膠東王,不即常山王[2]。諸侯并爭,吾可以無備乎!且吾高祖孫,親行仁義,陛下遇我厚,吾能忍之;萬世之后,吾寧能北面臣事豎子乎[3]!”
王坐東宮[4],召伍被與謀,曰:“將軍上[5]?!北粣澣辉唬骸吧蠈捝獯笸?,王復安得此亡國之語乎!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6]。今臣亦見宮中生荊棘,露沾衣也?!蓖跖?,系伍被父母,囚之三月。復召曰:“將軍許寡人乎?”被曰:“不,直來為大王畫耳[7]。臣聞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形,故圣人萬舉萬全[8]。昔文王一動而功顯于千世,列為三代[9],此所謂因天心以動作者也,故海內不期而隨[10]。此千歲之可見者。夫百年之秦,近世之吳楚,亦足以喻國家之存亡矣[11]。臣不敢避子胥之誅,愿大王毋為吳王之聽[12]。昔秦絕先王之道,殺術士,燔《詩》、《書》,棄禮義,尚詐力,任刑罰,轉負海之粟致之西河[13]。當是之時,男子疾耕不足于糟糠,女子紡績不足于蓋形。遣蒙恬筑長城,東西數千里,暴兵露師常數十萬,死者不可勝數,僵尸千里,流血頃畝[14],百姓力竭,欲為亂者十家而五。又使徐福入海求神異物[15],還,為偽辭曰:‘臣見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薄叭旰吻?”曰:“愿請延年益壽藥?!鄙裨唬骸叭昵赝踔Y薄,得觀而不得取?!奔磸某紪|南至蓬萊山,見芝成宮闕,有使者銅色而龍形,光上照天[16]。于是臣再拜問曰:“宜何資以獻?”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與百工之事[17],即得之矣?!薄鼗实鄞笳f,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谷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18]。于是百姓悲痛相思,欲為亂者十家而六。又使尉佗逾五嶺攻百越[19]。尉佗知中國勞極,止王不來,使人上書,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20],以為士卒衣補。秦皇帝可其萬五千人。于是百姓離心瓦解,欲為亂者十家而七。客謂高皇帝曰:‘時可矣?!呋实墼唬骸?,圣人當起東南?!g不一年,陳勝、吳廣發矣。高皇始于豐沛,一倡天下不期而響應者不可勝數也。此所謂蹈瑕候間,因秦之亡而動者也[21]。百姓愿之,若旱之望雨,故起于行陳之中而立為天子,功高三王,德傳無窮。今大王見高皇帝得天下之易也,獨不觀近世之吳楚乎? 夫吳王賜號為劉氏祭酒[22],復不朝[23],王四郡之眾[24],地方數千里,內鑄消銅以為錢,東煮海水以為鹽,上取江陵木以為船,一船之載當中國數十兩車,國富民眾。行珠玉金帛賂諸侯宗室大臣,獨竇氏不與[25]。計定謀成,舉兵而西。破于大梁[26],敗于狐父[27],奔走而東,至于丹徒[28],越人禽之[29],身死絕祀,為天下笑。夫以吳越之眾不能成功者何?誠逆天道而不知時也。方今大王之兵眾不能十分吳楚之一,天下安寧有萬倍于秦之時,愿大王從臣之計。大王不從臣之計,今見大王事必不成而語先泄也[30]。臣聞微子過故國而悲,于是作《麥秀之歌》,是痛紂之不用王子比干也。故《孟子》曰‘紂貴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31]。是紂先自絕于天下久矣,非死之日而天下去之。今臣亦竊悲大王棄千乘之君,必且賜絕命之書,為群臣先,死于東宮也[32]。”于是(王)氣怨結而不揚,涕滿匡而橫流,即起,歷階而去[33]。
【段意】 寫伍被苦諫勸阻淮南王謀反。淮南王劉安日夜與伍被謀劃反叛,作為伍子胥后人的伍被極力勸阻,他舉殷絕、秦亡、吳楚敗等歷史教訓痛加陳說,淮南王聽后氣怨結而心沉重。
注釋
[1]案輿地圖,部署兵所從人:根據地圖,部署進兵的路線。案,同“按”。輿(yú),地圖。 [2]廷臣必征膠東王,不即常山王:朝臣之中必然征用膠東王,不然就征用常山王(為帝)。[3]吾寧能北面臣事豎子乎:我難道能面朝北向這小子稱臣嗎? [4]東宮:太子所居之宮。[5]將軍上:將軍上前來。這是天子喚臣的口氣。[6]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臣而今看到(吳國的)姑蘇之臺成了麋鹿的野游之地了!伍子胥這話的意思是說,吳國的滅亡就在眼前了。[7]直來為大王畫耳:(臣)只是來為大王謀劃罷了。[8]萬舉萬全:萬個舉動皆萬全無失。[9]三代:夏、商、周三個朝代。[10]此所謂因天心句:這是所謂順應了上天之心而動作的,故四海之內的人不約而隨之地響應。[11]喻:說明道理。[12]臣不敢避子胥句:臣不敢因為免誅就不學伍子胥之苦諫,希望大王千萬別像吳王對臣下之言那種聽法,那是拒諫不納的聽法。[13]尚詐力句:崇尚欺詐與武力,濫施刑罰,將東海之濱的粟米轉運到黃河以西去。[14]頃畝:遍地。頃,百畝。[15]徐福:字君房,秦代方士,為迎合秦始皇求長生的心理,上書稱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請得童男童女數千,乘樓船人海訪求,結果一去不返。 [16]即從臣東南至句:就讓臣跟從往東南到了蓬萊仙山,見靈芝長成的宮闕下,有個使者銅色而龍形,身上的光上照到了天空。[17]令名男子若振女與百工之事:良家的童男和童女,以及各種工匠。[18]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徐福得到一塊有大片積水的平地,自己稱王而不返回。[19]百越:越是古族名,因部落眾多而稱“百越”或“百粵”。[20]女無夫家者:未出嫁的女子。[21]此所謂蹈瑕候間句:這就是所謂乘機而起,因秦之亡的良機而行動的。蹈瑕,投入可乘之隙。瑕,罅隙。候間,等有空子可鉆時。[22]祭酒:古代饗宴時酹酒祭神的長者,后泛指年長和位尊的人。[23]復不朝:又(特許)可不上朝,因過去曾允過厲王,故這兒稱“復”。[24]王四郡之眾:領有東陽、鄣、吳、豫章四郡的人口。[25]獨竇氏不與:只有(外戚)竇氏不參與。[26]破于大梁:兵潰于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27]狐父:在今河南開封與碭山之間。[28]丹徒:今江蘇丹徒。[29]禽:同“擒”。[30]今見大王事必不成而語先泄也:而今眼見大王事必敗且謀反的話已先就泄漏出去了。 [31]死曾不若匹夫:死的情景還不如一個單身平民。 [32]今臣亦竊悲句:“現在我也深深悲痛于大王棄千乘之君不做,而將來由朝廷賜絕命之書致死,甚至在群臣之前死于東宮。[33]歷階而去:從臺階上一級一級走下離開。
上一篇:《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元朔五年,太子學用劍,自以為人莫及.》鑒賞
下一篇:《二千石不聽.》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