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齊中郎破石病[1],臣意診其脈,告》鑒賞
“肺傷,不治,當后十日丁亥溲血死[2]。”即后十一日,溲血而死[3]。破石之病,得之墮馬僵石上[4]。所以知破石之病者,切其脈,得肺陰氣[5],其來散,數道至而不一也[6]。色又乘之[7]。所以知其墮馬者,切之得番陰脈[8]。番陰脈入虛里[9],乘肺脈。肺脈散者,固色變也乘之。所以不中期死者,師言曰“病者安谷即過期,不安谷則不及期”。其人嗜黍[10],黍主肺[11],故過期。所以溲血者,診脈法曰“病養喜陰處者順死[12],養喜陽處者逆死[13]”。其人喜自靜,不躁,又久安坐,伏幾而寐[14],故血下泄。
【段意】 記病案之二十一:齊中郎破石病,倉公診斷為肺臟損傷,無法救治,十天后將便血而死。病人十一天后便血死。病因是從馬上跌下來倒在石頭上。病案中詳述了肺傷病人的脈象、面色,并分析其過期才死的原因是病人嗜黍安谷,便血而不吐血的原因是病人好靜不好動。
注釋
[1]中郎:官名,光祿勛屬官,掌守門戶,出充車騎。破石:人名。[2]丁亥:指丁亥日。古人用干支紀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干,也稱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也稱地支,順次以天干配地支,六十年重復一次。干支也用以紀年月。[3]溲血:便血。[4]僵:倒下,僵仆。[5]肺陰氣:肺陰有病的脈氣,肺臟內傷損耗肺陰。肺陰指滋潤肺臟的陰液。[6]其來散,數道至而不一:言脈象分散零亂,一呼一吸之間幾次脈搏都不一致。此為病情垂危的脈象。[7]色又乘之:言面色也顯現出肺被欺壓之色。乘,欺壓、戰勝。[8]番陰脈:脈病名稱,番,同“翻”。[9]番陰脈入虛里:言陰脈翻人虛里。虛里,經絡學說稱之為“胃之大絡”,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動處。[10]黍(shu):黃米,古代重要糧食作物之一。[11]黍主肺:言黍補養肺臟。[12]病養喜陰處(chu)者順死:言病人好靜的氣血下行而死。養,調養。陰處,處于靜止狀態。順,指氣血下行。[13]陽處(chu):處于活動狀態。逆:指氣血逆行而上。[14]幾(ji):幾案,小桌子。寐(mei):睡。
上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齊淳于司馬病[1],臣意切其脈,告》鑒賞
下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齊王侍醫遂病[1],自練五石服之[2].》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