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日,桓侯體病[9],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鑒賞
桓侯遂死。
【段意】 寫齊桓侯諱疾忌醫而死之事。扁鵲洞察齊桓侯之病日漸加深,三次見桓侯都指出其有病及病之所在,并勸其治療,桓侯不聽。第四次見桓侯則斷定其已無可救藥。扁鵲逃走后,桓侯果然發重病而死。
注釋
[1]齊桓侯:當為齊國國君田午。客之:以之為客,把他當客人對待。[2]腠(cou)理:皮膚和肌肉接交處的紋理。[3]好(hao)利:喜愛功利。[4]欲以不疾者為功:想靠(醫治)沒有生病的人來求功。[5]退走:后退跑開。[6]酒醪(lao):藥酒酒劑。[7]司命:古代傳說中掌管人生死的神。無奈之何:對他也無可奈何,即無法救他。[8]是以無請:因此不再請求(為桓侯)治病。[9]體病:身體患重病。
上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當晉昭公時[1],諸大夫強而公族弱[2],趙簡子[3]為大夫,專[4]國事.》鑒賞
下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使圣人預知微[1],能使良醫得早從事,則疾可已[2],身可活也.》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