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使圣人預知微[1],能使良醫得早從事,則疾可已[2],身可活也。》鑒賞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3]。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于理[4],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5],三不治也;陰陽并,藏氣不定[6],四不治也;形贏不能服藥[7],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8]。
【段意】 寫“六不治”的醫理。病應早診早治,有下列六種情況之一者,其病難治:一、驕縱無理;二、輕身重財;三、不調節衣食;四、陰陽偏勝,臟腑精氣不安和;五、過于虛弱,不勝藥力;六、信迷信,不信醫術。
注釋
[1]使圣人預知微:假如圣人預先知道尚未顯露癥狀的疾病。圣人:人格品德最高的人。微:細小,隱蔽,指尚未顯露癥狀之病。[2]已:停止,指病愈。[3]人之所病,病疾多:人們擔擾的是疾病多。醫之所病,病道少:醫生擔憂的是治病方法少。病:以……為病,指擔憂。道:治病之法。[4]驕恣(zi):驕傲放縱。[5]適:調節適當。[6]陰陽并,藏氣不定:陰陽偏勝(或錯亂),臟腑精氣不安和。[7]形贏(lei):形體瘦弱。[8]重(zhong):甚。
上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日,桓侯體病[9],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鑒賞
下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扁鵲名聞天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