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陸賈者,楚人也。》鑒賞
以客從高祖定天下[1],名為有口辯士[2],居左右,常使諸侯。
及高祖時,中國初定[3],尉他平南越[4],因王之[5],高祖使陸賈賜尉他印為南越王。陸生至,尉他魋結箕倨見陸生[6]。陸生因進說他曰:“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墓在真定[7]。今足下反天性,棄冠帶[8],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杰并起,唯漢王先入關,據咸陽。項羽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然漢王起巴蜀,鞭笞天下[9],劫略諸侯[10],遂誅項羽滅之。五年之間,海內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11],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12],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13],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14],屈強于此[15]。漢誠聞之,掘燒王先人冢,夷滅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則越殺王降漢,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16],謝陸生曰:“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因問陸生曰:“我孰與蕭何、曹參、韓信賢?”陸生曰:“王似賢。”復曰:“我孰與皇帝賢?”陸生曰:“皇帝起豐沛,討暴秦,誅強楚,為天下興利除害,繼五帝三(皇)〔王〕之業,統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17],居天下之膏腴[18],人眾車輿[19],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20]。今王眾不過數十萬,皆蠻夷,崎嶇山海間,譬若漢一郡,王何乃比于漢!”尉他大笑曰:“吾不起中國[21],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22]?”乃大說陸生[23],留與飲數月。曰:“越中無足與語[24],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賜陸生橐中裝直千金[25],他送亦千金[26]。陸生卒拜尉他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歸報,高祖大悅,拜賈為太中大夫[27]。
【段意】 介紹高祖幕僚陸賈使越的情況。他辯才出眾,出使南越,對尉他分析形勢,授印封王,令其臣服守約。尉他與之歡飲笑談,厚賜錢物。陸賈歸來升太中大夫。
注釋
[1]客:門客、幕僚。[2]有口:有口才、善言辭。[3]中國:中原之國,為古代華夏于黃河南北中原地區所建。相對于四周少數民族地區“四方”故稱“中國”。[4]尉他:即趙佗(tuo),秦時任南海郡郡尉,故稱尉他。他,同“佗”。秦末,他兼并了南海、桂林和象郡,自立為南越王。南越:古族名,南方越人的一支,也稱南粵,分布在今兩廣及湖南南部等地。[5]因王之:于是做了南越王。[6]魋結箕倨:魋結:同“椎髻(ji)”,頭發在頂部扎為一束結成發髻。此言尉他久在越地,同其風俗,然不曾“被(披)發”。箕倨:岔開兩腿,似簸箕而坐,極不禮貌。[7]親戚昆弟:父母兄弟。真定:秦縣名,今河北正定。[8]今足下二句:現在您違背本性,拋棄了中原穿戴的習俗。冠帶:帽子衣帶。[9]鞭笞(chi):用鞭子打,引申為驅使,征服。[10]劫略:以武力征服、脅制。[11]暴逆:兇暴和背信棄義的人,暗指項羽。[12]剖符:符為金、鐵所制表示憑信之物,剖為兩半,朝廷與受封者各執一半,以示信用。此指漢朝廷封尉他為南越王。通使:互派使節。[13]北面稱臣:古代君王的座位朝南,臣子朝北,稱臣必面向北坐。[14]新造未集:新建立尚未安定。[15]屈強:即“倔強”。[16]蹶然:一下子驚起的樣子。[17]方:方圓。[18]膏腴(yu):肥肉,脂油,此指肥美的土地。[19]人眾車輿:人口發達,車輛繁多。[20]天地剖泮(pan):開天辟地。[21]起:起兵、起事。[22]何渠:哪里,哪能。[23]大說(yue):非常喜歡。[24]越中無足與語:越地沒有一個值得談心的人。[25]橐(tuo)中裝直千金:一袋珠寶價值千金。[26]他送亦千金:又送其他禮物也值千金。[27]太中大夫:郎中令屬官,掌議論。
上一篇:《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漢十二年[1],曲周侯酈商以丞相將兵擊黥布有功.》鑒賞
下一篇:《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孝惠帝時[1],呂太后用事[2],欲王諸呂,畏大臣有口者[3],陸生自度不能爭之[4],乃病免家居[5].》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