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韻》的主要內容,《集韻》導讀
《集韻》是中國古代韻書。宋丁度等編,成書于宋寶元二年(1039)。版本有錢氏述古堂影宋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出版; 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曹楝亭揚州使院刻本。
丁度(990—1053),字公稚,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宋代文字音韻學家。大中祥符五年(1012)登服勤詞學科,官至觀文殿學士、尚書右丞。著有 《邇英圣覽》、《龜鑒精義》等。
《廣韻》刊行31年以后,宋景祐四年(1037)宋祁、鄭戩等認為陳彭年、丘雍所編的《廣韻》“多用舊文,繁略失當”。于是皇帝詔刑部郎中知制誥丁度、禮部員外郎知制誥李淑典領,宋祁、鄭戩、賈昌朝、王洙等同加修定,并令“撰集務從該廣”。兩年后成書,名為《集韻》?!都崱饭?0卷,平聲4卷,上、去、入聲各2卷,收53525字。其體例與《廣韻》相似,分206韻,每韻下面各分列同音字組,每組同音字首列一個反切,并注明同音字字數。
本書在歷史上的地位遠不如《廣韻》,這主要是因為它卷帙繁重,難于流行,同時《禮部韻略》又代替它成為考試用韻,因而使用不多。但到了清代,戴震和桂馥談文字,每取《集韻》互訂,段玉裁注《說文》亦頗事采用,并謂:“丁度等此書兼綜條貫,凡經史子集、小學方言,采集殆遍,雖或稍有紕繆,然以是資博覽而近古音,其用甚大?!贝撕?,本書在研究語音、詞義、文字等方面的價值,逐漸為人們所認識?!都崱返膬r值主要有四:
1. 收字最多。《集韻》是歷史上收字最多的韻書,其收字原則是“凡古文見經史諸可辨識者,取之;不然,則否”,因此一個字無論有多少種不同的寫法,無論古體、或體、俗體,只要有根據,就一并收入。這樣書中所收之字,一般都有二體、三體,甚至有四體、五體直至八體、九體的。因此本書可說是按韻編排的異體字字典。
2.注釋可靠?!都崱返尼屃x一般先依《說文》,其次以其他字書、義書為補充,并注明出處,而將一般口頭流傳、不見于經傳的意義置于最后,并用“一曰”注明。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把前代韻書如《廣韻》中的不可靠的注釋都修正或刪改了。
3. 修訂反切?!都崱沸抻喠?《廣韻》的許多反切用語。首先是改類隔切為音和切,如 “卑”,改 “府移切”為 “賓彌切”,“便”,改 “房連切”為 “毗連切”;其次是使反切上字跟反切下字盡量和諧,如 “孫”,改“思渾切”為 “蘇昆切”,“先”,改 “蘇前切”為 “蕭前切”。這種修訂反映了宋代實際語音的變化。
4.記錄大量又音。凡一字有兩種以上讀音的,《集韻》都盡行收錄,如“四”,《廣韻》僅“息利切”一讀,《集韻》收 “息利切”、“息七切”二讀,“天”,《廣韻》僅“他前切”一讀,《集韻》收“他年切”、“鐵因切”二讀。這種又音或是古音,如 “天”字鐵因切一讀,或是方音,如“四”字息七切一讀,有助于研究古語和方言。
《集韻》某些字的歸韻比較雜亂,如諄、準、稕、魂、混、緩、換、戈、果諸韻,《廣韻》 只有合口呼,《集韻》則兼有開口呼; 隱、焮、迄、恨諸韻,《廣韻》只有開口呼,《集韻》則兼有合口呼。在反切用語方面,反切下字應與所切之字同韻,而 《集韻》常有不合,如“盡,在忍切”,“盡”在準韻而 “忍”在軫韻。
上一篇:《集古錄》的主要內容,《集古錄》導讀
下一篇:《靖康要錄》的主要內容,《靖康要錄》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