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太史公》鑒賞
魏豹、彭越雖故賤[1],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稱孤[2],喋血乘勝日有聞矣[3]。懷畔逆之意,及敗,不死而虜囚[4],身被刑戮[5],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6],況王者乎!彼無異故[7],智略絕人[8],獨患無身耳[9]。得攝尺寸之柄[10],其云蒸龍變[11],欲有所會其度[12],以故幽囚而不辭云[13]。
【段意】 司馬遷的看法:一、贊揚魏豹、彭越雖出身貧賤,卻能橫掃千里,建國稱王,聲名顯赫。二、認為中等才智的人尚且以被虜囚受刑戮為羞恥,而身為王侯的魏豹、彭越卻不畏避幽囚刑戮,是因為他們才智膽略過人,有了這條命并握住一點點權力就要在政治形勢急劇變化、英雄豪杰并起的時候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注釋
[1]故賤:過去貧賤。[2]南面稱孤:稱王,帝王面朝南而坐。孤,古代王侯的自稱。[3]喋(die):通“蹀”,踏,踩。喋血乘勝:踏著血跡克敵制勝。日:一天天。有聞:有名望。[4]虜囚:俘虜囚禁。[5]被:蒙受。刑戮(lu):犯法受刑或被處死。[6]中材:中等才能。羞其行:以(被虜囚刑戮)為羞恥。[7]彼無異故:那沒有別的原因。[8]絕:超過。[9]獨患無身耳:只擔心不能保全自身。身,自身,本身。耳,語氣詞。[10]得攝尺寸之柄:能取得小小的權力。攝,取,拿。柄,權柄,權力。[11]云蒸龍變:比喻英雄豪杰乘時機而起。云蒸,云氣升騰,喻政治形勢急劇變化。龍,傳說中能興云作雨的神奇動物,喻才智膽略過人的人。[12]欲有所會其度(du):言想施展自己的抱負。會,符合,投合。度,胸襟,器度。[13]幽囚:拘囚。不辭:不逃避。辭,不受,謙讓。云:句末語氣詞。
上一篇:《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十年秋,陳豨反代地[1],高帝自往擊,至邯鄲[2],征兵梁王.》鑒賞
下一篇:《史記·黥布列傳第三十一·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