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鄒陽者,齊人也[1]。》鑒賞
游于梁[2],與故吳人莊忌夫子、淮陰枚生之徒交[3]。上書而介于羊勝、公孫詭之間[4]。勝等嫉鄒陽,惡之梁孝王[5]。孝王怒,下之吏[6],將欲殺之。鄒陽客游[7],以讒見禽,恐死而負累[8],乃從獄中上書曰:
【段意】 寫鄒陽獄中上梁王書之由。鄒陽為梁孝王門客,因受讒入獄被判死刑,面對自己“以讒見禽,恐死而負累”,故于獄中上書梁王。
注釋
[1]齊:漢初封國,在今泰山以北及膠東半島地區。[2]梁:漢初封國,在今河南、安徽交界地區。[3]故吳人:原吳國人。莊忌夫子:姓莊名忌,吳(今蘇州)人,西漢辭賦家。時人呼之為莊夫子。一說字夫子。淮陰枚生:淮陰(今江蘇淮陰)人枚乘,西漢著名辭賦家。生,尊稱。[4]此句說,上書自達為梁孝王門客,受其重視的程度介乎門客羊勝與公孫詭之間。[5]此句說,在梁孝王前說鄒陽的壞話。惡(wu):說人壞話。梁孝王:劉武,西漢文帝次子,景帝同母弟。文帝十二年(前168)封為梁王,以愛好文學著稱。[6]下之吏:入牢交掌司法的官吏審訊定罪。[7]客游:作客游于此。[8]負累:背負惡名。
上一篇:《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鑒賞
下一篇:《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臣聞忠無不報[1],信不見疑[2],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3].》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