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鑒賞
欲歸燕,已有隙[1],恐誅;欲降齊,所殺虜于齊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2]。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3]。”乃自殺。聊城亂,田單遂屠聊城[4]。歸而言魯連,欲爵之[5]。魯連逃隱于海上,曰:“吾與富貴而詘于人[6],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7]。”
【段意】 寫魯仲連遺燕將書的結果。燕將讀后,痛泣三日。歸燕不得,降齊不能,遂自殺。田單收復聊城。魯仲連以三寸舌勝過田單萬千兵,再次拒賞,隱居海上。照應首段,證實魯仲連的為人。以上為第二事件,即魯仲連遺燕將書。合二事為一,結束魯仲連傳。
注釋
[1]隙:隔閡。[2]見:被;受。[3]與………,寧……:與其……不如……。此段末句式同此。刃:殺。[4]屠:大規模殘殺。按,聊城本齊地,不當屠,故《資治通鑒》作“田單克聊城。” [5]欲爵之:要給魯仲連封官爵。[6]詘于人:受制于人。詘,通“屈”。[7]輕世:輕視世俗。肆志:放任意志。即順心適意地生活。
上一篇:《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且吾聞之,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1],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2].》鑒賞
下一篇:《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鄒陽者,齊人也[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