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轅馬說》簡析
方苞著。見《方望溪先生全集》,收于《桐城派文選》。轅馬,即任負轅之馬。文章從作者塞上之行,見負轅之馬展開。馬夾轅而駕,上坡則“氣盡喘汗”方能引輪向前而不使下滾;下坡則“股蹙蹄攢”方能抵抗車轅之伏;并且還要承受鞭策棰棘之苦,懷顛仆致傷之憂;而飲食卻反在不任負轅之眾馬之后。然后,言轅馬之任艱苦若此,非有“德”與“力”者不能勝任。若讓“駑蹇者”、“狡憤者”任之,則險途難涉,不僅自己困躓于轅下,眾馬亦為所掣。作者最后說,駕車者對于轅馬的選擇務必慎重。這篇雜文,說明任國家“轅馬”之選者,必須“德”與“力”相稱,方可使國家由險入夷;否則,將及于禍難。文中設喻貼切,寄意遙深。
上一篇:《散文·車窗外》簡析
下一篇:《散文·過客》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