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矯殺晉鄙,公子亦自知也[1]。》鑒賞
已卻秦存趙,使將將其軍歸魏[2],而公子獨與客留趙。趙孝成王德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3],乃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公子聞之,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4]。客有說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5]。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于趙則有功矣,于魏則未為忠臣也。公子乃自驕而功之[6],竊為公子不取也[7]。”于是公子立自責[8],似若無所容者[9]。趙王掃除自迎[10],執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11]。公子側行辭讓,從東階上。自言罪過,以負于魏,無功于趙[12]。趙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獻五城[13],以公子退讓也。公子竟留趙。趙王以鄗為公子湯沐邑[14],魏亦復以信陵奉公子。
【段意】 因救趙有功,趙王與平原君商量,準備給魏公子封賞五座城池。魏公子因而產生驕傲情緒。門客中有人立刻勸諫,認為不宜為此驕傲。魏公子覺得有理,采納了這個意見。自此,他留居在趙國。
注釋
[1]公子亦自知:魏公子也知道魏王會對他不滿。[2]使將將其軍:叫手下的將官率領著部隊。第二個“將”作動詞用。[3]趙孝成王:趙惠文王之子,名丹。德:感激。[4]意驕矜:心里驕傲。有自功之色:表現出自滿情緒。[5]物有二句:事有不可忘記的,也有不可不忘記的。物,事物,事情。[6]功之:以為有功。[7]竊為公子不取也:我暗中為公子著想,這是不好的。[8]立自責:馬上責備自己。[9]似若無所容者:慚愧得好像無地可容了。[10]掃除自迎:打掃臺階,親自迎接。除:臺階。[11]引公子就西階:引路請信陵君從西面臺階上去。古時以西邊為尊,讓客人從西階上,表示對客人的尊敬。[12]自言三句:自己對不起魏國,對趙國也無功可言,倒是有罪的。這是魏公子自謙的話。[13]口不忍獻五城:口里始終說不出要把五座城封給信陵君的話。[14]鄗(hao):地名,在今河北省高邑、柏鄉之間。湯沐邑:謙言那里稅賦少,收入只夠洗沐之用。
上一篇:《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公子遂行.》鑒賞
下一篇:《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公子留趙.》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