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王翦者,頻陽東鄉人也[1]。》鑒賞
少而好兵[2],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3],翦將攻趙閼與[4],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將攻趙。歲馀[5],遂拔趙,趙王降[6],盡定趙地為郡。明年,燕使荊軻為賊于秦[7],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遼東[8],翦遂定燕薊而還[9]。秦使翦子王賁擊荊[10],荊兵敗。還擊魏,魏王降[11],遂定魏地。
【段意】 寫秦將王翦父子伐趙、燕、楚、魏,皆獲勝。
注釋
[1]頻陽:秦縣名,在今陜西富平東北。[2]少:年輕。兵:兵法。[3]始皇十一年,指秦王嬴政十一年,即公元前236年。[4]閼(yu)與:邑名,在今山西和順。[5]歲馀:一年多。[6]趙王:指趙幽穆王趙遷,公元前235—前228年在位。[7]荊軻:戰國末年刺客,詳見《刺客列傳》。賊:殺害。[8]燕王喜:燕王姬喜,公元前254—前222年在位。遼東:郡名,地在今遼寧大凌河東,治所在襄平(今遼陽)。[9]薊(ji):燕都,在今北京西南角。[10]荊:楚國的別稱。[11]魏王:魏假,公元前227—前225年在位。
上一篇:《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四十八年十月,秦復定上黨郡[1].》鑒賞
下一篇:《蒙氏功為多[1],名施于后世[2].》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