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陳維崧(1625~1682),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古稱陽羨)人。清初著名詞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檢討,參與修纂《明史》,卒于任所。陳維崧生于有氣節聲望的文學世家,少時文思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曾譽之為“江左鳳凰”。入清后長期飄零四方,廣泛接觸社會,效名流,尤與朱彝尊友善,二人在京師切磋詞學,并合刊《朱陳村詞》。清初詞壇,朱陳并峙稱雄,朱為浙西派領袖,陳為陽羨派之魁。陳詞的主要成就在入清之后,其弟宗石序其詞集云:“迨中更顛沛,饑驅四方;或驢背清霜,孤篷夜雨;或河梁送別,千里懷人;或酒旗歌板,須髯奮張;或月榭風廊,肝腸掩抑;一切詼諧狂嘯,細泣幽吟,無不寓之于詞。”他的詞,風格豪邁奔放,接近蘇辛,兼有清真嫻雅之作。蔣景祁《陳檢討詞鈔序》云:“讀先生之詞者,以為蘇辛可,以為周秦可,以為溫韋可,以為《左》、《國》、《史》、《漢》、唐、宋諸家之文亦可?!标愌屿獭栋子挲S詞話》云:“國初詞家,斷以迦陵為巨擘。……氣魄絕大,骨力絕遒,填詞之富,古今無兩,”陳詞多寫自己懷才不遇和國家興亡之感,如“秋氣橫排萬馬,盡屯在長城腳下”(《夜游宮·秋懷》)”,被酒我思張子布,臨江不見甘興霸,只春潮濺雪白人頭,堪悲咤”(《滿江紅·何明瑞先生筵上作》),“今古興亡轉換,誰相問,剩水殘山,憑高望,漢陵魏闕,一樣土花斑”(《滿庭芳·過虎牢》)等,均足以顯示其風格特色。陳詞的不足在于有的詞一發無余,較少蘊藉。
陳維崧有《湖海樓詩文詞全集》54卷,其中《湖海樓詞》占30卷,又稱《迦陵詞》,有康熙本等。1986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馬祖熙箋注《迦陵詞選》,從1629首陳詞中精選出約130首加以詳細注釋,易于讀者理解。
上一篇:《資治通鑒考異》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通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