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季布負才不拘榮辱》鑒賞
(節自 《季布欒布列傳》)
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①,有名于楚。項籍使將兵,數窘漢王②。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③,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陽周氏。周氏曰: “漢購將軍急,跡且至臣家④,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 即不能,愿先自剄。” 季布許之。乃髡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并與其家僮數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⑤。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置之田⑥,誡其子曰: “田事聽此奴,必與同食!”
朱家乃乘軺車之洛陽,見汝陰侯滕公⑦。滕公留朱家飲數日,因謂滕公曰: “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滕公曰: “布數為項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朱家曰: “君視季布何如人也?” 曰:“賢者也。”朱家曰: “臣各為其主用,季布為項籍用,職耳。項氏臣可盡誅邪? 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 且以季布之賢,而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 汝陰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俠,意季布匿其所,乃許曰: “諾!”待間⑧,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當是時,諸侯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⑨,朱家亦以此名聞當世。季布召見,謝,上拜為郎中⑩。
孝惠時,為中郎將(11)。單于嘗為書嫚呂后(12),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 “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13)。” 諸將皆阿呂后意(14),曰: “然。” 季布曰: “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15),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陳勝等起,于今創痍未瘳(16),噲又面諛,欲動搖天下。” 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議擊匈奴事。
季布為河東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17)。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18)。至,留邸一月,見罷(19)。季布因進曰: “臣無功竊寵,待罪河東,陛下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無所受事,罷去,此人必有以毀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上默然慚,良久曰: “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20)。” 布辭之官。
楚人曹丘生,辯士,數招權顧金錢(21)。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22)。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 “吾聞曹丘生非長者(23),勿與通!”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24)。竇長君曰: “季將軍不說足下,足下無往!” 固請書,遂行。使人先發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 “楚人諺曰: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間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揚足下之名于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季布乃大說,引入,留數月,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
【譯文】 季布是楚國人,因好逞意氣而以俠義自任,所以在楚國很有名。項籍派他率兵,屢次窘迫漢王。直到項羽被漢高祖消滅,高祖懸賞千金捉拿季布,并下令: 誰敢窩藏季布,就滅他三族。季布藏匿在濮陽一位姓周的人家里。周氏說: “漢王捉拿將軍你很急迫,跟蹤追查就要到我家了,你若能聽我的,我就給你獻出脫逃計謀; 若不能聽從我,我就請求先自殺。” 季布答應了他的要求。周氏便剃去季布的頭發,用鐵箍束住他頭頸,穿上粗布衣服,將他放置在廣柳車中,周氏將他與家中的僮奴一起送到魯地朱家那里賣掉他們。朱家心里明白其中有季布,便買下來放到田莊上讓其耕田種植,還告誡他的兒子說: “耕田的事要聽這個奴仆的指揮,必定要與他吃同樣的飯菜。”
后來,朱家便乘坐一輛輕便的車去到洛陽,會見汝陰侯滕公。滕公挽留朱家款待了他好幾天,朱家乘機問滕公道: “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捉拿他為何這么緊急呢?”滕公說: “季布替項羽窘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必定要抓到他才甘心。” 朱家說: “你看季布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滕公回答說: “是個能干的人。” 朱家說: “作為臣子,各人為各人的主子所用,季布為項籍所用,他窘迫漢王是他的職責。難道項氏的臣子必定要殺完嗎? 而今皇上才得了天下,只因為自己的私怨捉拿一個人,何必要把不廣闊的心胸展示給天下人呢? 而且季布是那樣的能干,然而漢王擒拿他又如此緊急,這樣一來,他不是北投匈奴便是南奔南越罷了。因為忌恨有用的好漢而逼他去幫助敵國,這就是當年會發生伍子胥鞭楚平王的尸體的緣故。你為何不找機會對皇上進言呢?” 汝陰侯滕公心中明白朱家是一個大俠,猜測季布藏匿在他家中。于是,答應道: “好!” 等到了時機,滕公果然照朱家的意思向漢高帝進言。皇上便赦免了季布。此時,諸侯都推崇季布在處事為人方面能屈能伸,朱家也因此而名聞當世。季布被召見,謝了皇恩,皇上封他為郎中。
漢惠帝時,季布做中郎將。單于曾寫信侮辱呂后,言語很放肆。呂后很氣憤,召集諸將商議此事。上將軍樊噲說: “請給我十萬人馬,我可在匈奴橫行無阻。”諸位將軍都附和呂后之意,說: “可以。” 只有季布說: “樊噲可以斬首了。以前高帝率了四十多萬人馬去打匈奴,被圍困于平城,而今樊噲怎能用十萬人馬橫行匈奴中,真是當面誑言。況且,秦朝因對匈奴用兵,才引起陳涉等人的起義,如今,戰爭的創傷未痊愈,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是想動搖漢朝的天下江山。” 這時大殿上群臣間言都很震驚,太后只得罷朝,于是,不再商議攻打匈奴之事。
季布做河東郡守,在漢文帝時,有人說季布是能干的人,文帝召見他,打算封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說,季布有勇氣,然而好發酒性,難以親近。季布到了京師,留在客館一個月,文帝召見了他,但并未加以新的任命。季布因而進言說: “我沒有功勞而竊取榮寵,待罪在河東任郡守,陛下無緣無故召見我,這定是有人拿我欺騙你; 而今我來了,又沒有受到什么職事,罷免而去,這定是有人在你面前毀壞我。陛下因為有一人贊譽我,就召見我; 又因為有一人毀壞我,就罷去我。我擔心天下有識之士聞聽此事后,就能窺探你用人之術了。”文帝一聲不吭,心有慚愧,過了好一會兒才說: “河東是我的重要之郡,因此我特別召見你呀。” 季布辭別了文帝,回到原職。
有位楚國人曹丘先生,是個能言善辯的人,屢次假借貴人的權勢獲取錢財。他事奉權貴趙同等人,與竇長君很友好。季布知道這事,寄給竇長君一封書信,說: “我聽說曹丘先生沒有長者的風度,不要與他交往!” 待到曹丘先生從京師回歸楚地,想從竇長君那里得到介紹信而求見季布。竇長君說: “季將軍不喜歡你,你就不要去他那兒吧!” 曹丘堅持請求得到介紹信,于是前往季布處。曹丘先派人給季布送去那封介紹信,季布果然大發其怒地等待曹丘。曹丘到了,長揖而見季布說: “楚國人有句諺語說: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句應允的話。’ 你為什么會在梁、楚一帶地方得到這樣的名聲呢? 況且,我是楚人,你也是楚人,我在天下宣揚你的大名,難道不重要嗎? 為什么你要這樣狠狠地拒絕我呢?” 季布這才十分高興,將曹丘引進家里,留住好幾個月,把他當作上賓款待,拿豐厚的禮物送給他。季布的名聲之所以更加顯聞,是曹丘所宣揚的結果。
【鑒賞】 季布,楚人。楚漢戰爭中,為項羽部將,數次挫敗劉邦。漢朝建立,被劉邦追捕,由朱家通過夏侯嬰向劉邦進言,得赦免。后任河東守。他本為楚地著名的 “游俠”,當時稱為: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本文通過季布被劉邦追捕逃亡,最后被任用的經過,表現了他不拘榮辱、能屈能伸、耿直尚義的性格特征。文章分四層:
(一) 季布為奴。季布為楚將時,數困劉邦,可謂 “榮”耀一世。項羽滅,被劉邦挾私怨追捕。藏身于濮陽周氏家,聽周氏之計,化作囚奴,被賣到魯地豪俠之士朱家為奴。可謂受“辱”之至。朱家明白是季布,便去洛陽拜訪夏侯嬰,要他向劉邦進言,說明季布數困他,那是為其主項羽,是忠于職守之行為,切不要 “以己之私怨”來誅殺人,向天下暴露其狹隘之心胸。夏侯嬰果然上奏,季布得以赦免,被拜為郎中。在此事件中,季布摧剛為柔和朱家俠義之名均得到了傳揚。
(二) 季布斥樊噲。漢惠帝時,匈奴單于曾寫信辱罵呂后,呂后大怒,召諸將議,欲討伐。樊噲揚言領十萬眾,橫行于匈奴。對于樊噲這種不顧實力,以迎合呂后,阿諛奉承的作風,季布進行斥責,指出他是當面欺上,是要動搖天下。他這種不拘榮辱,正直敢言的行為使“殿上皆恐”!
(三) 季布諫孝文帝。孝文皇帝時,因有人說季布 “賢”,便召見季布,欲封為御史大夫; 后又聽人說他“勇”,“使酒難近”,便取消封官之念,且季布停留一個月后才被召見,召見即罷。這引起季布的疑慮,進而諫言: “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恐天下有識之士聞之,而窺測你用人之術。這種“不拘榮辱”,敢于直指皇帝不當的舉動,如果沒有一種無私無畏的精神是不能做到的。
(四) 季布交曹丘。起初,季布以為辯士曹丘依靠權勢獲取錢財,事奉權貴,認為他“非長者”。后來,曹丘專程拜訪他,說明季布廣布天下之好名聲,是他遍游天下而傳播的。季布這才改變態度,報之以 “義”,厚待曹丘。
文章選材典型,幾件小事足以表現季布不拘榮辱、正直重義的風范。特別是他斥樊噲,諫孝文帝,言正理直,剛正不阿,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注釋
①為氣任俠: 好逞意氣,且以豪俠自任。②窘: 困迫。③舍匿: 窩藏。④跡: 追查蹤跡。⑤髡 (kun) 鉗: 秦時的一種刑罰。髡,是去掉頭發; 鉗,是用鐵箍束頸。廣柳車: 一說是當時供運輸用的大牛車,一說是裝棺柩的喪車,理由是用喪車裝季布更隱蔽,不會使人察覺。朱家: 與漢高祖同時,因為行俠而出名,他所窩藏而存活下來的有名之士好幾百。⑥置之田: 放到田莊上作為耕作之用。⑦乘軺 (yao) 車: 古代一種輕便的車。滕公: 即夏侯嬰。因他曾為滕縣縣令,故稱滕公。⑧待間: 等待機會。⑨摧剛為柔: 指季布處事能曲能伸。他原是“為氣任俠” 的剛愎自用之人,后又能接受 “髡鉗” 為奴的屈辱。⑩郎中: 漢官名,掌管更番執戟宿衛諸殿門。(11)中郎將: 漢官名,分領當時郎中令所屬五官署、左署、右署的諸中郎,位僅次于將軍。(12)嫚呂后: 侮辱呂后。(13)橫行匈奴: 在匈奴界內可以無所顧忌地往來。(14)阿: 順從附和。(15)困于平城: 平城。漢縣名,故城在今山西省大同縣東。漢七年,高帝率兵伐匈奴,至平城,匈奴出奇兵,將高帝圍困在白登七天。后用陳平的計謀才得以脫險。(16)秦以事于胡: 秦朝因為對匈奴用兵。創痍未瘳(chou): 戰爭的創傷還未痊愈。(17)御史大夫: 秦時設置的官職,漢沿用,位上卿,掌副丞相。(18)使酒難近: 好發酒性,難以親近。(19)邸: 客舍、旅館。見罷: 只召見但未加新的任命。(20)股肱: 股,指大腿; 肱,胳膊上從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特召: 特別召見或時常召見。(21)曹丘生: 一個姓曹丘的人,即曹丘先生。數招權顧金錢: 屢次假借權貴之人權勢,獲取錢財。(22)趙同: 即當時的宦官趙談。因司馬遷父親名談,于是因避諱而改趙談為趙同。竇長君: 漢文帝竇皇后的哥哥,漢景帝的舅父。(23)非長者: 不是老成持重之人,即沒有長者風度。(24)歸: 從京師回到楚地。欲得書請季布: 想竇長君給他一封介紹信去求見季布。
上一篇:《史記·田橫義烈》鑒賞
下一篇:《史記·項羽救趙領上將軍》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