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1885年發表的長篇小說《萌芽》是法國著名作家左拉的文學巨著《盧貢·馬卡爾家族》的第13部。小說以罷工事件為主體,以艾蒂安的活動為中心,以礦工馬赫一家為代表,深入地描寫了工人的生活和斗爭。主人公艾蒂安因信仰社會主義被解雇,來到蒙蘇礦區當礦工,繼續革命宣傳。為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他和馬赫組織礦工罷工,罷工持續數月演變為暴動。資本家利用軍隊進行了血腥鎮壓,艾蒂安撤進礦井堅持斗爭。當一部分走投無路的工人復工時,無政府主義者蘇瓦林搗毀排水設備,造成礦井崩塌,艾蒂安幸而得救,離開了礦區。罷工暫時失敗了,但在工人鮮血浸潤的大地上,不久就會有新的斗爭萌芽。小說深刻反映了法國第二帝國時代的經濟危機和蓬勃發展的工人運動,反映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描寫了工人階級的覺醒、壯大和成長。指出資本主義制度是工人貧窮和不幸的根源,并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發展規律。作品結構嚴密完整,文筆粗獷遒勁。作者的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在書中交織在一起。《萌芽》是左拉的現實主義創作達到最高成就的一部杰作,它在世界文學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產業無產者的形象,表現了左拉對于社會政治問題的強烈關注。198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黎柯譯的此書中譯本。
上一篇:《荀子》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蒙田隨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