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空際轉身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至此詞綿密之情,醇厚之味,煉意琢句之新奇,空際轉身之靈活,則由愚前四首所論,可隅反而得之。(陳匪石《宋詞舉》卷下)
【詞例】
鶯 啼 序
吳文英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官樹。念羈情、游蕩隨風,化為輕絮。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后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苧。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亸鳳迷歸,破鸞慵舞。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解析】 《鶯啼序》 是詞中最長的曲調: 共分四片,凡二百四十字。倘若循用雙調的習慣寫法,那么詞作就極易失之堆垛,或失之松散。“文似看山不喜平”,詞亦如此。冗長單調,如同嚼蠟,這是詞家之大忌。細讀這首 《鶯啼序》,不難見出夢窗一片苦心和匠心:
首片為起興,寫傷春懷舊,獨居無聊的景況,傷春而傷逝,傷別兼傷懷。第二片追記 “十載西湖”的艷遇。從初逢 “趁嬌塵軟霧”到 “暝堤空”,夢醒人離的惜別,層層遞進,其間不斷轉折,恍惚迷離,情節生動,不在唐傳奇之下。第三片為重訪。這片尤見夢窗的筆力: 先拈出 “幽蘭旋老”三句,交待時移事去,自己身世飄零、寄旅如昔;“別后訪、六橋無信”,點染出舊地重游,舊日戀人音信全無的凄涼,這是因為 “事往花委,瘞玉埋香”而且 “幾番風雨”,戀人棄世已有多年; 緊接著,詞人并不趁花謝春空、花落人亡的語勢直下,卻改逆筆倒敘 “長波妒盼”和 “青樓仿佛”兩韻,實在是令人拍案擊節的一筆! 試想: 在訪得戀人已去之后,大書特書其內心的悲痛心情,這未嘗不可,然而真的如此,就會極粗率地奪了下文的詞意,彼此重復,造成章法上的平直。詞人陡然轉入追敘初遇,當時佳人的顧盼生情,當時惜別的場景,既是第二片的復筆,補充了上片意猶未盡的情事,又增添了全詞開合曲折、時空跳轉、主題疊現的波瀾筆致。等到第四片,方從容地將悼亡作為總結。縱觀全詞,情經事緯,“通體離合,一片凄迷”,然 “細繹之,正字字有脈絡”(清陳洵 《海綃說詞》): 從現實到想象,從昔日到今天,時空往返,實虛轉換之際,詞人之情淋漓盡致地凸現出來,大有 “此恨綿綿無絕期”之感。
通過以上的剖析,可以看到,象這首堪稱詞中 《長恨歌》 的 《鶯啼序》,謀篇勾勒的確不易,既要密麗中透出疏朗,又要空靈之中飽孕醇厚意味。而吳文英憑 “空際轉身”的技巧迎刃而解了。所謂的 “空際轉身”,可以從兩方面而言: 一是講求章法結構上的變化,跌宕起伏,大開大闔,忽斷忽續,曲折回旋; 二是說意脈內容上,要空靈蘊藉,字面雖折,意味卻連,彼此回環相生,互為綰合照應。兩者有機統一,造成峰斷云連,別繞風流蘊藉之趣。空際轉身之法,并不是一味地求 “斷”求 “轉”,其實是求一種有意味的內在精神的 “連”。空、轉都在字面,僅僅帶來章法結構上的形式變化,主要是為了吐露詞人的復雜變化的感情。我們再回頭觀照全詞,就會明了 “空際轉身之靈活”而不失“綿密之情”、“醇厚之味”的佳處。大致說來有三: 一是于第二片中敘述情事,詞人完全采用傳奇式的技法,將傳奇性的情節納于短小的詞章間,概括得簡約,曲折處語義豐滿,反反復復,讓人于一唱三嘆之際領悟到作者筆墨的細膩、感情的真摯。二是于第三片中逆插入的倒敘,沒有這一筆突接與跳躍,恐怕夢窗早就兩三片了結心中情了。三是第四片從 “殷勤待寫”到 “彈入哀箏柱”,寫自己的哀情如何抒發: 本想寫一封書信,表露胸中郁積的愁恨,可轉念一想,藍天綠海之間沒有一只寄書的飛雁,寄書無由呀,即使借哀箏傳達出那片相思之情也是徒勞。要之,這首長詞恰如 “黃河之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也”(清劉熙載 《藝概·詩概》)。
清人彭遜遹說過,“長調之難于小調者,難于語氣貫串,不冗不復,徘徊宛轉,自然成文” (《金粟詞話》)。空際轉身之法,不僅 “前后貫串,神來氣來”,而且 “中有山重水復,柳暗花明之致”(清沈祥龍 《論詞隨筆》)。吳文英 《鶯啼序》是一個極好例子。此外,小令中也可運用空際轉身的作法,增加尺水興瀾的審美趣味。如辛稼軒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一首。前九句凝為一意,末句“可憐白發生”轉入另一意,這一突轉,使全詞的感情發生質變: 由雄壯頓宕為悲壯之美。異峰突起,對比鮮明,昭然揭示出現實與理想的尖銳矛盾,點出理想幻滅于無情的現實生活之中。辛稼軒能夠以空際轉身之筆,打破形式上的常規,這固然充分表現了辛詞豪放、獨創的精神風格,同時也表明了這種大膽的藝術手法是創作感情升華使然。否則,我們就理解不了吳夢窗筆下亦有空際轉身之妙。是的,沒有細致周密、慘淡經營的苦心孤詣,沒有這般組織布置的文心,又怎能選擇“空際轉身”之刀,雕鏤出這條長龍般的 《鶯啼序》?
上一篇:結構類·往復盤旋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結構類·承轉自然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