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簡介|介紹|概況
樂府詩篇名。《相和歌·相和曲》古辭。漢無名氏作。關于此篇是否錯簡和完整,曾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明馮惟訥在《古詩紀》中認為,此歌詩“前后辭不相屬”,疑有“錯簡紊誤”。清沈德潛《古詩源》說:“此曲前后辭不相屬,蓋采詩入樂,合而成章,非有錯簡紊誤也。”今人余冠英懷疑此詩是由三段不完整的作品聯綴拼湊起來的(參閱余冠英《漢魏六朝詩論叢》)。楊生枝《樂府詩史》說:“這篇歌詩‘首尾乃正意,中故作詰曲’,是一篇完整的諷刺詩作。”關于此詩內容和寓意,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說:“初言天下方太平,蕩子何所之。次言黃金為門,白玉為堂,置酒作倡樂為樂,兄弟三人近侍,榮耀道路,其文與《相逢狹路間行》同。終言桃傷而李仆,諭兄弟當相為表里。”明唐汝諤《古詩解》說:“漢成、哀間,五侯奢僭,事多不法,而其后兄弟自相傾陷,卒隨漢祚俱亡。故詩人作此以刺。”清陳沆《詩比興箋》說:“此刺王氏五侯奢僭,及莽迫殺紅陽侯立、平阿侯仁之事也。”朱乾《樂府正義》說:“太平之世,任官唯賢,任事唯能,刑清名正,上下各安其分,蕩子無所容其怙侈。漢至成、哀,王綱解紐,外戚擅事,泥親愛之私,褻名器之重,五侯同日受封,宮室車服,帝制是為,卒于兄弟相頃,漢紀中絕。詩非愛王氏之骨肉也,哀漢之失綱紀,而愚王氏之不終也。”李因篤說:“熟讀衛、霍諸傳,方知此詩寓意。”(北大《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引)今人鄭文《漢詩選箋》說:“本詩暴露漢代權勢之家乍盛乍衰,既為歷史之寫真,更為藝術之概括;既似對衛霍之諷諭,亦似對王氏之譏刺。”今按,此篇是一首諷刺漢代貴族統治階級盛衰無常的作品。全詩分三段。首段寫天下太平,蕩子乘時貴幸,但終不免觸犯法網。次段鋪寫蕩子貴幸后煊赫一時的情形,正寫出漢代貴族統治階級炙手可熱的勢派。末段用比興手法寫遇禍之后兄弟之間互相傾陷、各自茍全的丑惡面貌。全詩諷刺深刻,描寫生動,具有較強的藝術概括力。詩末“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四句,由于寓意深刻,比喻生動,后來演變為“李代桃僵”的成語。
上一篇:《魏其武安侯列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鳴鳳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