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類·烘托之蘊藉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此種技術,是將熱烈之情感藏而不露,用旁敲側擊之法,專寫眼前景物,把情感從實景上浮現出來。如周美成之 《夜飛鵲》(河橋送人處)。(梁啟勛 《詞學》下編)
【詞例】
夜 飛 鵲
周邦彥
河橋送人處,良夜何其。斜月遠墮余輝。銅盤燭淚已流盡,霏霏涼露沾衣。相將散離會,探風前津鼓,樹杪參旗。花驄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迢遞路回清野,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何意重經前地,遺鈿不見,斜徑都迷。兔葵燕麥,向殘陽、影與人齊。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極望天西。
【解析】烘托之蘊藉法,即是用烘托手段達到含蓄蘊藉效果的方法。烘托,原為中國畫技法之一,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襯托,使要表現的景物更加明顯突出。借用為文學創作中的表現技法,則指對所要描寫的人或事物作側面的渲染和襯托,使其更加鮮明。烘托的種類方式多種多樣,有以環境、氣氛烘托人物的,有以景物烘托事物的,有以人物烘托景物的,有以事物烘托人物的,有以人物烘托人物的,有通過寫對方來烘托己方的。有通過寫反面來烘托正面的,等等,不一而足。這里所舉周邦彥之 《夜飛鵲》 是用寫景物來烘托感情。
這是一首寫別情的詞。上片寫昨夜送客情況和情緒,是追敘; 下片寫送客歸來的感受和心情,是鋪敘。上片開篇兩句,點明送別的地點、時間。“良夜何其”,用 《詩經、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問夜到什么時分了,帶出后文?!靶痹逻h墮余輝。銅盤燭淚已盡,霏霏涼露沾衣。”露涼有月的秋夜。溫馨寧靜,自然是 “良夜”。這樣的夜晚,本應該歡聚,現在卻分離,如何不令人惆悵?既然分別已不可避免,那么,只有寄希望于夜的不要遽盡,所以問 “夜何其”。可是這時候,室內銅盤上已是蠟盡燭殘,室外斜月余輝已漸收墜,霏霏的涼露濃到會沾人衣,居然是晨光在即了?!靶痹隆敝湟詫懢盎卮鹕衔?,又從景物描寫上襯托臨別時人心的凄惻和留戀。斜月將落,只剩余光; 盤燭已殘,空堆紅淚; 足見離筵之久,絮語之多?!盃T淚”,化用杜牧 《贈別》詞 “蠟炬成灰淚始干”,以燭寫人,以燭淚寫不忍別之情,是透一層寫法?!靶痹隆?、“燭淚”、“涼露”都是一些帶有凄清情調的景物。暗示了離別時憂郁的氣氛?!跋鄬ⅰ敝洹J帐懊婷鑼懀诌M一步伸展?!跋鄬ⅰ?,當時口語,猶言“行將”。明明知道離筵將散,可還是戀戀不舍,不時地用耳朵去“探”聽渡頭報時的更鼓,用眼睛去“探”看樹梢上移動的星辰。著一“探”字,就將匆匆行色、依依別情表露無遺了?!盎嫛眱删鋵懗霭l。大約從旅舍到渡口還有一段路,故送行者又送了一程。這兩句不言人之惜別,而寫馬會人意,縱使再鞭策,也遲遲其行。馬且行遲,人意可想,馬猶如此,人何以堪?這同樣是透一層寫法,一語可抵千萬。
前片已將“送人”之事依次說盡,故過變以下,即寫歸途所見所感?!疤鲞f”,遠貌。送時愿其“行遲”,歸時覺其“迢遞”,何也? 則來時雖是送別,但有伴而來,萬語千言,叮嚀囑咐,自然不覺其遠,只欲兩人廝守相伴得久些,故愿其“行遲”。而今,兩人各自西東,臨歧之語已漸無聞,但帶離愁孤獨而歸,故頓覺野外寂寞情曠,歸途遙遠。對同一空間的前后不同感覺,細膩宛轉地反映出情人走后的落寞悵惘情懷。“何意重經前地,遺鈿不見,斜徑都迷。”情人雖走,但重經前地,是否還有遺跡可尋?作者《六丑》詩曾云“釵鈿墮處遺香澤”。然而,這里有無“遺鈿”既不可見,就連舊時路徑也已迷離難辨。這里寫出詞人因相思太深而覺離別已經很久了的感覺。相思愈深,則不忍別之情愈濃,則別后愈覺時間之漫長難挨,分別不過一晝,而覺其很久了,故遺跡已不可尋。這三句出語似覺平常,用意卻非常哀怨。“兔葵”兩句,化用劉禹錫 《再游玄都觀》詩序“惟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的典故,以表物色、人事變遷之大,也補寫出“斜徑都迷”之緣由: 因為植物長高了,且隨風搖蕩,所以看不出路來。前片寫出送別是有“涼露”的秋夜,這里說斜陽下的葵麥之影,高于人齊,則已在春夏之交。詞人人去物非之感,在這里得到了進一步的刻畫。梁啟超曾將這兩句與柳永 《八聲甘州》 中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并論,稱賞其為“送別詞中雙絕,皆熔情入景也” (《藝蘅館詞選》)?!暗腔舶嗖荨币韵拢銦o可奈何之情。所送之人既不可見,只有“徘徊”于以前鋪草共坐之舊處,“欷歔”于同飲之往事,極望其人所去之西方,致其深情而已。
這首詞題曰 《別情》,但全首并無一惜別語,但見其寫良夜、寫月、寫蠟燭、寫露、寫更漏、寫曉星、寫曠野、寫野徑、寫葵麥、寫斜陽,而一種哀怨悵望之情、凄涼慘淡之氣溢于言表,動人心魄。詞人是把自己的無限惜別之情從景物中浮現出來,使讀者玩其景而會其情。雖未作直接表露,但我們讀來,如同咀嚼橄欖,味之不盡。真可謂妙得文心。
以景物烘托感情,《詩經》、《楚辭》 中早已有之,至唐詩宋詞,更是得到廣泛運用。用這種手法抒情。可以使所要表現的情更深,意更重,味更濃。收到“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宋梅堯臣語,見歐陽修 《六一詩話》)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寫景類·言景不言情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寫景類·淡遠取神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