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類·放誕得妙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易安 “眼波才動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 “嬌癡不怕人猜”,放誕得妙。均善于言情。(吳衡照 《蓮子居詞話·卷二》)
【詞例】
清 平 樂
夏 日 游湖
朱淑真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 歸來懶傍妝臺。
【解析】 朱淑真與李清照同為宋代女才人。我以為,她的命運比李清照還要不幸。她們同樣有聰穎的秉賦,同樣有高深的學養,同樣能詩善詞,在她們的少女時代,同樣有著對愛情的憧憬與追求。然而,李清照的晚景盡管凄苦,但她畢竟有過美滿的婚姻與志同道合的伉儷生活,而朱淑真則所適非人,抑郁而死?!肚迤綐贰贰断娜沼魏?是她少女時代愛情生活的真情展露。詞中那動人的愛戀追求只如一朵耀眼的火花,一閃即倏然而逝,與她父母之命的婚姻遭際,形成了強烈的悲劇性的反差。
朱淑真是錢塘人,“游湖”當是游杭州西湖。全詞八句四十六字,景、事、情交融,坦率地記錄了一段愛情經歷與心理流程?!皭罒熈寐丁笨此茖懞匣\煙帶露的荷花,更是寫夏日西湖美景的大氛圍,此次游湖正是在這撩人心緒的大氛圍中進行的,它使一對戀人攜手湖畔,留連忘返。飄灑而落的黃梅細雨既給人帶來絲絲爽意,又恰成綿密柔情的形象寫照,難分雨絲情絲。細雨阻住了戀人的攜手漫步,似乎大煞風景,但出人意料地它又為戀人提供了因暫避而得以更相親近的條件。于是我們的女詞人實現了她大膽的愛情表白: 她的嬌柔,她的癡情,使她放下了少女的矜持,投入到戀人的懷抱。其行動不可謂不大膽,其情感不可謂不熾烈率真。作出大膽的行動是真情的表露尚需勇氣; 大膽的行動之后記之以詞更是真情的表露,更需要勇氣。朱淑真勇敢地完成了這一切。熱烈的愛情體驗之后,女詞人歸去后之 “懶傍妝臺”未必是如有的論者所說,是由于心情空蕩無意打扮,而是心癡神迷、心馳意往,心思全不能留意在打扮上了。這正是感情高潮激蕩后不能平伏的情感余波。朱淑真這位封建時代的弱女子,不扭捏作態,不掩藏真情,敢作敢寫,品嘗愛情的甘美,記下愛情的心理歷程,確乎難能而可貴。古來女詩人詞人的愛情之作不少,但她們哪個有朱淑真這樣的坦誠,這樣的率直,這樣的無所顧忌! 在講究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時代的詞論者如吳衡照,盡管眼光極為苛刻,目之為 “放誕”,也不能不承認其 “放誕得妙”,流露出他對朱氏難以掩飾的贊賞。純真的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的一種體現,朱淑真的行動與詞作,美而不艷,親而不褻,熱烈而不放浪,此情此境正是真善美的和諧統一。至于吳衡照稱此詞為 “善于言情”,我以為此語未免淺俗。朱詞以真情為基柢,是心懷的坦露,決非一般 “言情”之 “善”與 “不善”也。
封建時代禁錮了人的真情真性,抒發真性情者往往招來物議,更何況朱淑真是個女子,她以這首 “放誕得妙”的妙詞留給后世,自然會招致封建衛道者的詆毀。其實,朱淑真所為所詠盡管大膽,卻無越軌之跡,本無可非議。她的比起李后主寫中宵幽會的那首 《菩薩蠻》 來,決非同一類作品,衛道者們不議后主而議淑真,豈不冤哉! 朱淑真的這首詞倒令人想及南朝樂府民歌的一首 《子夜歌》:
宿昔不梳頭, 絲發披兩肩。婉伸郎膝上, 何處不可憐。與朱淑真相比,一出自閨閣,一出自民間,一是縱線索的在敘事中寫情,一是擷取橫斷面的片刻,但在展露女子戀愛中的美好真情上卻是一致的。
吳衡照把李清照 “眼波才動被人猜”與朱淑真的 “嬌癡不怕人猜”并提,也有人認為朱句是從李句中脫化而出。且不論朱淑真的生卒年早晚于李清照的問題尚待考訂,且不論李清照 《浣溪沙》(繡面芙蓉) 的真偽問題尚待考訂,單就兩個詞句而言,前者看似含蓄實為浮淺,后者看似直露實為深沉,二者的高下是不辨自明的。
近代人戴仲鹖有和朱淑真 《斷腸詞》 之作,其中和 《清平樂》《夏日游湖》 詞云:
翠荷擎露,好景留人住。拍岸煙波迷去路,那更輕風細雨。紅妝出水休猜,愁人對此開懷。兩兩蘭舟輕發,歡娛疑到陽臺。步步依厚韻,緊扣 “游湖”而作,其和詞之情固然可感,但下片略顯淺俗,且煞拍一句閃爍其辭,以宋玉賦巫山神女的 “陽臺”之典暗寫男女歡會,在愛情的表露上,似隱實顯,似莊實浮,遠不如原作明快而單純,往重里說,對朱氏原作未免有些褻瀆。
上一篇:風格類·自然移情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奇秀清逸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