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類·幻思幻調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幻思幻調。(黃蘇 《蓼園詞選》 引沈際飛語)
【詞例】
南 鄉 子
冬 夜
黃 昇
萬籟寂無聲,衾鐵棱棱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凄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解析】屈原在其浪漫主義杰作 《離騷》 中,曾大量驅遣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日月風云等,編織成一個雄奇壯麗的幻境: 以望舒為先驅,令飛廉為奔屬,鸞皇、鳳鳥、飄風、云霓為侍從儀仗,朝發蒼梧,夕至縣圃,飲馬咸池,歇息扶桑,上叩帝閽,下求佚女,找靈氛占卜,請巫咸降神……通過神界的漫游,表現了他熱愛祖國、堅持理想、九死不悔的戰斗精神。李白繼承并發展了屈原作品的浪漫主義精神和表現手法,他的《蜀道難》、《遠別離》、《夢游天姥吟留別》 等詩篇,都成功地運用了幻想形式,抒發了自己復雜熾烈的思想感情。李賀同樣善于馳騁奇思遐想,創造奇麗變幻的藝術境界。他的 《天上謠》 就是一首頗具代表性的作品:“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云學水聲。王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纓。秦妃卷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粉霞紅綬藕絲裙,青洲步拾蘭苕春。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詩人滿腔熱情地著意描繪神話般的“天上樂園”。在那潔凈明麗的仙境里,仙女卷簾、拾蘭,王子吹笙、呼龍,到處是香花芳草,充滿著和諧寧靜。這座“天上樂園”,是李賀理想的詩化,是他憎惡黑暗社會,憧憬光明未來,追求理想境界的藝術再現。宋代詩詞中,雖然缺少象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賀 《天上謠》 一類神游仙境的大作,但幻想方式的成功運用仍不乏佳構,記夢詩詞便是其中之一。蘇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通過夢境表達了對亡妻的追悼、思念。再如陸游: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見城邑人物繁麗,云: 西涼府也。喜甚,馬上作長句,未終篇而覺,乃足成之,通過夢境表達了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和熾熱的愛國激情。
黃昇的 《南鄉子·冬夜》,沒有神游仙境,也未魂游夢境,而是虛構了一個小小的人花相念的幻境,清新奇特,別具魅力。詞的上片實寫,在萬籟無聲、霜濃月明的冬夜,詞人半坐半躺在冰冷如鐵的被窩里,就著油燈看書吟詩。寒冷、凄清、幽靜、雅潔的氛圍,正是梅花生活的環境,不畏嚴寒,傲霜斗雪,甘于寂寞,清操自守,正是梅花的品格。這就為下片由實入虛、由真入幻作了鋪墊。下片“應是夜寒凝”一句承上啟下。接著,作者用擬人手法,寫梅花“睡不成”,把梅當作人來寫,這就使“我念梅花花念我”成為可能。梅花睡不成的原因,是關心在寒凝之夜的“我”,而“我”也因為關心梅花而“起看”。“清冰滿玉瓶”是指插梅花的瓶里水都結成了冰,這一句正是上片所寫環境的藝術概括、濃縮。“我”與梅花生活在同樣的環境里,又心心相“念”、休戚相“關”,情如手足、知己。作者借助藝術想象,虛構人花相念的情景,表現了自己冰清玉潔、超塵脫俗、風流自賞的情懷。
藝術想象是創造藝術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詩歌創作尤其要有豐富的想象。幻想則是藝術想象的一種類型,在幻想基礎上構思、寫作而成的詩詞,才會有“幻思幻調”的藝術效果。游仙是“幻思”,托夢是“幻思”,用擬人手法虛構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意境,也是一種“幻思”,還有其他的幻想幻思的具體表現方式。幻想之境以其奇特別致、飄緲變幻而引人入勝,但幻想并不是純粹憑空瞎想,成功的幻境,應是現實生活的藝術折影,應該隱含著作者來源于現實生活的真情實感。胡德方序黃升所編 《花庵詞選》 說:“玉林(黃異的號)早棄科舉,雅意讀書,吟詠自適”。《南鄉子·冬夜》 詞正是他“雅意讀書,吟詠自適”生活的藝術寫照。王維詩“欲與梅為友,常憂不稱渠。從今斷火食,飲水讀仙書”,意思是說超塵脫俗、遺世獨立之人,方可與梅為友。黃蓼園說黃升此詞“是從飲水讀仙書來者”,指出了這首詞來自作者“雅意讀書”的清靜淡泊的生活,包含著作者的真情實感。正因為如此,所以這首詞雖然虛構了一個幻境,卻是虛而不空,幻而不假,具有藝術真實的魅力。
上一篇:構思類·避實擊虛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想象類·用筆如龍跳虎臥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