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類·陽秋筆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趙以宗人仕元。詞是陽秋筆法。(邵淵耀 《環林評山中白云詞》 卷七)
【詞例】
臨 江 仙
懷辰州教授趙學舟
張 炎
一點白鷗何處去,半江潮落沙虛。淡黃初上月痕初。遐觀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每一相思千里夢,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問何如。如何休寄雁,難寫絕交書。
【解析】趙與仁,號學舟,宋宗室德昭九世孫,宋末為臨安(杭州) 判官。南宋亡后,他的生活發生巨變,同遺民一樣十分清苦。至元三十年 (1293),張炎見到他時,“形容憔悴,故態頓消”( 《憶舊游》 詞序),可見已到窮愁潦倒的地步了。后來大約經不住元蒙新王朝的威脅利誘,終于又出山到辰州 (湖南黔陽縣西南) 任教授之職。張炎本來與趙學舟是芳鄰,而且命運相似,結下了深深的友誼,曾多次作詞相寄或相唱和。當其任辰州教授之后,張炎懷念友人,對其接受新王朝師儒之職,頗有責難,因而詞中使用了《春秋》 筆法。晉時避簡文宣鄭太后阿春諱,改“春”為 “陽”。晉人孫盛撰 《晉陽秋》即以 “陽”代 “春”字。宋人也偶爾依古代諱例,如葛立方有 《韻語陽秋》?!洞呵铩?為古代編年體史書,相傳孔子據魯史而修成,敘事極簡,以用字為褒貶。后來文學創作中凡寓褒貶之義者稱為 《春秋》 筆法。
詞的起筆以白鷗象征友人。白鷗是自由飛翔于江海之上的水鳥,極象元初飄零江湖的趙學舟等人。但是,現在這一只鷗鳥飛去了,江湖之上冷落荒涼了: 潮水退后,唯見一片空曠的沙岸。詞人由此轉入對友人的思念。當淡黃的新月爬上柳梢,黃昏景色富于詩情。向遠處瞻眺,不見友人蹤影; 暗中回憶時猶想見其步履從容,徐徐而來的情形。這是念舊之情。詞的下闋即寄寓 《春秋》 筆法了。張炎在杭州一帶,與辰州相隔數千里之遙,使他感到有些悲涼,因為十年來他們一直交往甚密,情誼深厚,而今第一次疏遠了。這疏遠不僅是兩地之遙,更為重要的是價值觀念相異,在人生道路上分道揚鑣了。漢代蘇武留居匈奴海上,牧羊自給,傳說他將書信系于雁腳以傳寄故國; 后遂以雁指代書信。詞人感到心情矛盾: 本擬寄雁傳書以相問候近況,然又作罷了。作者自設問,自解答: 之所以不寄書信,是難寫絕交書?!敖^交”即斷絕交誼。東漢朱穆有 《絕交論》,而最有影響的是晉人嵇康的 《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康和山濤在政治上與舊王室深有聯系,入晉以來,山濤仕為吏部侍郎遷散騎常侍。他向新王朝舉薦嵇康,于是嵇康表示與故斷絕交誼,以示自己不屈之氣節,自說“不堪流俗,而非薄湯武”。張炎很不贊成友人的這種選擇,也不準去信指摘,所以感到難寫絕交書。這深隱了一種貶意,由此可以見到張炎對新王朝的政治態度了。
宋詞的不少政治批判詞,如辛棄疾的 《摸魚兒》、陳亮的 《念奴嬌·登多景樓》、文及翁的 《賀新郎·游西湖春感》,都很巧妙地采用了 《春秋》筆法。清初吳偉業的 《賀新郎·病中有感》 對自己入仕清王朝感到自責:“脫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錢不值何須說”!朱彝尊的 《百字令·登居庸關》結句 “當年鎖鑰,董龍真是雞狗”,對漢民族自責。這些都是繼承了詞中 《春秋》 筆法的優良傳統。
上一篇:修辭類·雙關巧合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修辭類·以人擬物之映襯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