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灌園叟晚逢仙女》解說與賞析
古往今來,人們常把鮮花作為人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民間流傳著許多“惜花致福;損花折壽”的故事。《灌園叟晚逢仙女》也屬于這類故事,不過,它跟一般只是表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故事不同,具有濃厚的神話和童話色彩,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獨特的審美價值。
小說通過養花老人秋先和惡霸張委之間的矛盾沖突,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善與惡的斗爭,寄托著人們對于善良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現了對于強暴邪惡勢力強烈的憎恨和無情的鞭撻。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養花老人秋先的形象。秋先是住在長樂村里的一位養花人,他的主要性格特點,就是惜花如命,或者說是以花為命。這位身邊沒有妻兒的育花老人,把自己的生命和花卉緊緊地連結在一起,為鮮花的開放而無限歡樂,為鮮花的凋零而傷心落淚。他的喜、怒、哀、樂都關連著花卉的榮枯存亡。他把鮮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為重要,以至于必要的時候,他將為護花而舍卻自己的生命。
秋先這一形象之所以感人,在于他不僅僅是一個癡情的惜花人,更重要的還在于他有著許多善良美好的品質。他并不是那種脫離勞動、無所事事的悠閑的賞花人,他首先是一位為培植花卉,為創造花的世界而辛勤努力的勞動者。他用勞動的汗水和心血灌溉、培育了種種奇異的花朵,開拓、經營了自己的園子和周圍更大的環境。這個愛花、愛美者的形象,同時也是一個熱愛生活、努力創造美的生活的形象。
秋先這一形象可貴之處,還在于他所要創造的充滿鮮花的生活,并不僅限于自己個人居住的庭院之內,他的勞動和創造還推及于周圍更大的環境。小說敘寫他家籬門外正對著朝天湖,為了美化這里的環境,他在湖岸旁邊“堆土作堤,廣植桃柳”,“沿湖遍插芙蓉,湖中種五色蓮花”。灌園叟不僅希望自己而且也渴望周圍更多的人們共同有一塊廣闊美好的生活天地。他不僅愛美,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勞動創造了美;他尋求的不只是自己個人的幸福,同時也尋求人們共同的幸福。這是灌園叟這一人物形象高出于一般愛花惜木者的地方。
這位純樸、善良的灌園老人,一方面十分珍愛他培植的花朵,另一方面他也經常主動地把自己的勞動果實奉獻給別人。當花兒結出碩大甘美的果實時,他首先用來請“花神”和左鄰右舍,而不是只顧自己賣錢獲利。他怡然自得地過著“粗食淡飯”的簡樸生活,卻慷慨地把贏余用來“周濟村中貧乏”。這些都表現了秋先作為一個勞動者所具有的勤勞、儉樸、善良、樂觀、樂于助人的優秀品格。
生活本身充滿矛盾和斗爭,世界上有善良的人和美好的事物,同時也存在著黑暗勢力?!罢娴?、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在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小說在盡力描述秋先的勞動生活、善良性格以及園里園外美好的生活環境之后,“話分兩頭”,轉入了敘寫以張委為代表的強暴者如何摧殘鮮花、破壞人們寧靜的生活,以及秋先在花神佑助下最終戰勝邪惡勢力的曲折尖銳的矛盾斗爭。
和勤勞善良的秋公形象相映照,小說塑造了惡霸張委的形象。張委是個宦家子弟,人稱張衙內。他的莊子離秋先住處不遠,一日閑逛至秋先門首,就想進園看花。當家人說秋先這老兒有些古怪,不讓人進園觀賞時,他卻說:“別人或者不肯,難道我也是這般?快去敲門!”短短的一二句話,就暴露出他那自居高人一等的驕橫嘴臉。他不顧秋先一再的懇求和勸阻,先是“圓睜雙眼”侮罵秋公,繼而“向前叉開手,當胸一拳”,把秋公推得“直撞過半邊”。入園之后,他把那“五色燦爛,光華奪目”的牡丹花毫不顧惜地“逐朵攀下來,一個鼻子湊在花上去嗅”。隨后,又使人取來酒肴,在園里“猜拳行令,大呼小叫”。事不止此,這個貪婪的惡人竟然強迫秋公把園子“賣”給他,甚至要把秋公一同買下,真是欺人太甚! 當秋公“氣得手足麻軟”,再次斷然拒絕賣園時,張委又辱罵又恐嚇:“放屁! 你若再說句不賣,就寫帖兒送到縣里去!”聞其聲如見其人,聲口如此兇橫,其人霸道可知。從張委這些話,人們可以看到,封建官府乃是惡勢力的后臺,張衙內平日正是靠著官府的慫恿、庇護才得以為非作歹、扎害良善的。
張委強迫賣園,秋先堅決拒絕,雙方矛盾沖突進一步激化。張委及其惡仆一齊上前亂摘鮮花,善良溫和的秋公忍無可忍,痛斥張委“你這班賊男女”,直向張委撞去。羞中轉惱的張委“趕上前打得個只蕊不留,撒作遍地,意猶未足,又向花中踐踏一回”。這一群兇神惡煞恣意摧殘花圃之后,方才暫時離去。
張委一伙的這場破壞雖然使得秋公園里“亂紅零落”,但是他們并不是勝利者。小說接著描寫張委等人離園以后,悲傷已極的秋公遇到了仙女。在她的幫助下,秋公園里出現了“落花返枝”的奇跡,而且這些重新開放的鮮花比先前更加艷麗。可惡的張委聞知此情,次日又帶人闖進園內。對于落花重返枝頭這樣奇異的景象,張委心中雖然十分驚訝,但是吞占秋公花園的念頭卻并沒有改變。他“忽地又起一個惡念”,竟以秋先園里落花返枝為由,派手下“衙門情熟”的得力惡仆張霸,去平江府誣告秋公“以妖術惑人”,使昏官大尹把秋公視為官府正在緝拿的專行妖術、意圖謀反的王則同黨,將秋公逮捕入獄。他一方面借此陷害秋公,另一方面還在盤算,準備等官府一旦將秋公的園子官賣時,他要拿著告發“妖人”所得的“三千貫賞錢”來買下秋公的這座園子。
張委及其惡仆趁秋公在獄,又闖進秋公花園,想要賞花,不料這一回他們所見的卻是“牡丹枝頭一朵不存,原如前日打下時一般,縱橫滿地”。這班家伙賞花不成,接著就倒了霉?!昂龅仄鹆艘魂嚧箫L”,園里出現了令惡人們十分驚恐的景況:眾花神舉袖向他們撲打,狂風頓起,冷氣入骨,惡人們只當是“女鬼”襲擊。這惶恐萬狀的一群彼此各不相顧,“也有被石塊打腳的,也有被樹枝抓面的,也有跌而復起,起而復跌的”,亂了多時才停歇下來,點檢人數,唯獨不見了張委、張霸。原來張霸被梅樹根絆倒,“跌破了頭,掙扎不起”,經人扶回家里,當夜就傷重死了。至于張委呢,眾莊客最后發現園里墻角有個糞窖,“窖中一人,兩腳朝天,不歪不斜,剛剛倒種在內”。當莊客忍著臭穢把他打撈起來時,這惡貫滿盈的壞蛋早已嗚呼哀哉了! “兩個兇人離世界,一雙惡鬼赴陰司?!眱删湓挸浞直磉_了作者和讀者痛快的心情。張委死后,秋先在里老鄉民百十人連名具呈申訴下,終于被當堂釋放。
秋公與張委之間的斗爭,雖然以秋公的勝利和張委的失敗而告終,但借助的卻是花神的力量。花神也好,“女鬼”也好,當然都是幻想的、非現實的,但是,這非現實的幻想卻曲折地反映了這樣一種現實:在黑暗的封建社會里,人們往往把伸張正義的希望寄托在“清官”或超現實的“神”或“上帝”身上?;蛘哒f,人們總是懷有這樣一種信念:善良的人們可能遭冤受屈,但一定會得到最后的勝利;惡人們或者可能得逞于一時,而最終必將遭到應得的懲罰。
《灌園叟晚逢仙女》通過秋先和張委之間的矛盾沖突,反映了善和惡、美和丑的斗爭,洋溢著一種對于美的渴望和追求,反映了勞動人民對于美的生活的向往和創造美的生活的愿望。這是這篇小說思想藝術上一個不容忽視的特點。這個特點充分反映在有關灌園叟這個質樸善良的惜花人及其生活環境的敘寫之中。
作者不惜筆墨地把秋公的大園子描繪得“四時不謝,八節長春”,是一個到處栽滿鮮花、十分潔凈美好的地方。寫環境,寫花,也是為了寫人,為了襯托出主人的生活愛好和思想品性。作品中這些藝術構思和藝術處理是比較成功的。作者還精心地描繪了秋先園外的大環境,那是秋先勞動創造的天地,也即是荷花蕩一帶那秀麗的風光和生機勃勃的生活畫面。小說寫道:
“湖中景致,四時晴雨皆宜。秋先于岸旁堆土作堤,廣植桃柳。每至春時,紅綠間發,宛似西湖勝景。沿湖遍插芙蓉,湖中種五色蓮花。盛開之日,滿湖錦云爛漫,香氣襲人,小舟蕩槳采菱,歌聲泠泠。遇斜風微起,偎船競渡,縱橫如飛。柳下漁人,艤船曬網。也有戲魚的、結網的、醉臥船頭的、沒水賭勝的,歡笑之音不絕。那賞蓮游人,畫船簫管鱗集,至黃昏回棹,燈火萬點,間以星影瑩光,錯落難辨?!?/p>
這是小說中一段意境很美、很動人的文字,反映了勞動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以及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幻想和想象是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特征,《灌園叟晚逢仙女》藝術表現上另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充滿奇異的幻想和瑰麗的想象,借助于這種藝術手法,小說獲得了濃厚的神話色彩和童話色彩。
小說還通過幻想和想象,巧妙地賦予鮮花以反抗的性格,使它們也參與了跟惡勢力的斗爭。作者在眾花中著重描寫了牡丹花,又特別采用有關武則天和牡丹花的傳說,突出顯示了“牡丹花有些志氣,不肯奉承女主幸臣”。通過藝術想象所展現的浪漫主義的描寫,簡直把牡丹花寫活了。作家飽含愛憎情感的筆觸,賦予牡丹花以生命、感情和性格,使可愛的牡丹花跟培育它的育花人同苦樂、共命運,這就加強了小說動人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水滸傳·火并王倫》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