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鐸·奇婚》解說與賞析
小說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即以講故事為主的情節小說;以塑造典型為特征的人物小說和注重表現人物情緒的心理印象小說。沈起鳳的《諧鐸》,從總體上看,屬于情節小說。而情節小說的主要特點,就是具有不同生活目的和個性的人物,圍繞一定事件,從各自的立場出發,產生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形成小說的情節沖突。情節沖突應有這樣一些條件,首先,其主題要有普遍意義,如生死、愛情等,這才可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其次,線索要集中單純,這才能使讀者的注意力不被分散;再次,要強烈曲折,使讀者始終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吨C鐸》中的《奇婚》,便充分體現出作者組織情節沖突的藝術才能。
作品寫書生文登與其岳父圍繞婚姻問題發生的一場生死沖突。
從男主人公浙江武康書生文登落筆,作品先做了三重鋪墊交代。文登禮聘某女為妻,但未及嫁娶,對方便天逝。他因而郁郁不樂,浪跡出游,意欲再覓佳偶。小說一開始便交代了文登的生活目的,預示了情節沖突將朝著婚姻方向開展。同時也交代了文登文弱書生的身分。這是第一重鋪墊。在鳳陽,他遇到了一位道士。這位道士詢問了文登何來何去后,以肯定的口氣說:“此去東南十五里外往求之,必有所遇?!钡朗康某鰣?,使作品變得撲朔迷離。在百姓眼中,道士中有神通廣大、料事如神的仙人,也不乏招搖撞騙、胡言亂語之輩。他的神秘預見,是否靈驗?看來這“婚”不可不謂“奇”。這是第二重鋪墊。在道士指出的那地方,正在演戲。文登看到一座紅樓上的觀戲者“粉光黛影,射人雙目”。作品雖未正面描寫女子的容貌,但從這令人不敢正視的描寫,可見其勾魂攝魄的驚人艷美。以至于使文登“回旋顧盼,幾難自主”,留連忘返。至此,婚姻糾葛的另一方被引入,這是第三重鋪墊。讀者關心的是這對才子佳人將以怎樣的方式來完成婚姻。
情節沖突卻并沒有在男女當事者之間開始,而是突生變故。“忽一人拍肩大喝曰:‘何物癡兒,窺人閨閣?’生視之,岸然偉丈夫,竟拉其臂,強曳登堂?!币粋€彪形大漢突然登場。這時,雙方道義與體力上的對比十分明顯:一方是違背了“非禮勿視”圣人訓誨的輕薄少年,一方是捍衛閨閣之風的正人君子;一方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一方是“岸然偉丈夫”。難怪文登未戰先降,“兩股戰栗,變色欲走”。但轉瞬間云開霧散,風平浪靜。那壯漢破怒為笑:“實相告,樓頭女子,即仆掌珠。君如閨中無婦,愿附婚姻。” 原來壯漢是為女覓婿的父親。方才的狂暴,僅是開個玩笑。這一張后的一弛,使雙方第一回合的沖突,以出人意料的輕松方式緩解,這顯然難以使企望在閱讀中獲得刺激性美感的讀者滿足。
因此,讀者的關心不得不回到文登與女子的婚姻糾葛方面。并且,閱讀的興趣也減弱,看來這不過是一場才子佳人,夫唱婦隨的傳統戲。道士指教的伏筆也將要得到照應。但是,同時留下了一個懸念,為什么這位父親在決定女兒的終身大事上如此輕率?一無媒妁之言,二不問文登的身份和家庭,三迫不及待地當晚便要完婚。這絕不像一般父親為女擇婿的慎重。情節沖突如草蛇灰線,暫時隱伏不現,并非是徹底結束。
糾葛果真在文登與女子之間發生。當夜夫妻兩人登床共寢,文登卻發現女子突然消失,“唯繡枕橫陳,半堆錦被”。次日破曉時,女子出現,但她對文登的盤詰卻避而不答。晚間,文登在羅帳中“急捉其臂”,但那女子卻“如一團絳雪,飛墮巫山”,“悄然無跡”。這女子究竟是什么人,她的表現與其父的態度之間有什么關系?這父女倆葫蘆里究竟是什么藥? 新的懸念更加重了已有懸念的強度。
這個謎團在女子之妹穎姑出現后才解開。她見文登是個老實本分的讀書人,不由動了惻隱之心,告訴他說:“吾家翁姥,專以左道劫人財物。將欲舉事,必先殺一人祀神開路。往往懸姊為餌。名曰夫婦,而實一無所染。吾自有知識以來,見其出衽席而登俎上者,不知幾千百兒郎矣! 今夜明星爛時,殆將及汝!”直到這時,那女子的神秘活動以及其父的反常態度才真相大白。原來文登夫妻間的糾葛是文登與其妖人岳父之間沖突的另一表現形式。
讀者的心中之石并沒有落地。前邊的懸念雖已解脫松落,但更強的懸念隨之產生。文登能否避免那“幾千百兒郎”的下場,逃出魔法高強的左道妖人今夜將下的毒手,這成為新的焦點。文登再三地“叩首乞援,終于使穎姑不再猶豫,決意幫他脫難,告訴了他唯一的出路: 一定要爭取到其姊的協助;并且代他設計了具體方案。先將褥底壓的六甲符扔掉,使其姊不能靠它隱形遁身,然后趁機與她結成事實上的夫妻,再以夫妻情義來打動她,從而使她不能眼看丈夫遇害。這樣自可免去災難。穎姑的倒戈,是孤立無援的文登與陣容強大的妖人岳父沖突中取得的第一個實質性的勝利。他有了同盟軍。
焦點再次集中到那女子身上。當晚,那女子失去了遁身符,沒有走脫,只好與文登同床共寢。隨后她答應了文登的請求:“百年伉儷,萬死相隨,何待君言?!鼻楣潧_突發展到這里,文登陣營加入了一支有決定意義的生力軍,與妖人岳父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可謂勝局在望。
但是雙方決戰怎樣進行這一懸念,仍然吸引著讀者。因為讀者很清楚,雖說文登一方現在掌握著交戰的主動權,而妖人岳父被蒙在鼓中,可是他畢竟神通廣大,不僅文登不能與之相比,而且他的兩個女兒也難于望其項背。因此文登一方的取勝絕不會是輕而易舉的,還會有個艱苦的過程。那女子當然知道這一困難,所以讓文登采取全身遠害的對策。她將一只雄雞系在杖頭,讓文登帶上,趁夜深逃走。妖人岳父祭起飛劍追趕。作者用了寥寥數語,將沖突的高潮寫得驚心動魄。在出逃的文登方面,“杖頭雞聲大作,急委之于地,瞥白光下注,而雞寂然無聲矣。”而妖人岳父方面則是,“亡何,電光一閃,錚然墮地,血涔涔班痕猶濕也?!币噪u代人的障眼術果真成功了。情節沖突以文登勝利,妖人岳父失敗暫告結束。
然而作品依然留下一連串懸念,文登的婚姻結局怎樣,妖人岳父究竟有什么下腸,穎姑的命運如何,以及那個曾做過預言的神秘道士到底是誰?作者從容不迫地安排了作品的尾聲,一一照應。那女子騎紙鶴飛來追上文登,“偕歸故里”。穎姑乘父親赴天魔會逃出投奔姐姐,也嫁給文登。那道士前來,被姐妹認出是其父之師。他告訴他們:“爾父學仙不成,流為左道”,因做惡多端,必有惡報,“因惜女子無辜,亦遭慘戮,故引文郎入幕,輾轉相援”。而妖人岳父果然“為官軍搜捕”,落了個身首異處。
作品以文登與妖人岳父的沖突為主線,以文登與妻子的婚姻糾葛為補充,既主干突出,又枝繁葉茂;單純而不單調,豐滿而不蕪雜。處處設伏,旋解旋見,節節互生,環環相扣,曲折迂回地將情節沖突推向高潮。
上一篇:《三國演義·失街亭》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三國演義·姜維》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