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元春省親》解說與賞析
“元春省親”是紅樓故事展開后另一大節目,就是第13回秦可卿給鳳姐托夢時說的:“眼前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作者用寫秦可卿喪事的同樣筆力來寫這一盛大的喜事。如果說前者還不過是豪門貴戚家的“紅白喜事”排場,那么這里便是皇家儀禮典制的盛況,不是經過見過,并有淵博學問的人,是寫不出的,寫不好的。
圍繞“元春省親”這一大節目,共占三回書,即第16、17、18三回。在故事的敘述次序上,是由接圣旨、說故事、逛“大觀園”、省親大典等幾個部分組成。第17回回目是“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其實在寶玉隨賈政等人游園題對額時,賈元春還未歸省,還沒有“芳園應錫大觀名”呢,如何可以寫在回目中,不能不說這也是一個小小的漏洞,因而我在前文的大觀園上加了引號。因為在時間上,中間也差著一年的時間呢。如連修建大觀園的時間計算在內,中間差不多兩年時間。因為由賈元春選鳳藻宮、降省親圣旨,籌建“大觀園”是頭年的事,“大觀園”基本建成,是第二年春天的事。賈政帶寶玉等人逛新園子,“有幾百枝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一樹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這些景物,不都是芳春三月的風光嗎?第18回開頭說:“直到十月里才全齊備了……賈政才敢題本。本上之日,奉旨:‘于明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貴妃省親。’賈府奉了此旨,一發日夜不閑,連年也不能好生過了。”據此可以看出時間過程,前后足足有兩年多時間。
作者在描繪這些大事的同時,又見縫插針,穿插許多小事。如第16回賈璉歸來,正與鳳姐談話,忽然插進旺兒媳婦給鳳姐送私房錢利錢,平兒撒謊,瞞過賈璉一事。類似這種小地方,均能極自然地穿插進來,照映生趣,前后呼應,給讀者以更生動的生活真實感。反映了作者構思的周密,行文的細致。
寫“元春省親”,主要是寫省親前緊張而繁忙的準備工作,寫省親時隆重而肅穆的禮儀過程,又都是重彩圖畫,著意描繪。而在這幾回故事的敘述過程中,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其重點則在寶玉身上。
第17回開頭寫秦鐘不能上學,寶玉便已“掃興”; 這回書結束接著便寫了秦鐘之死,寶玉痛哭不已。“秦鐘”者,“情鍾”也、“鍾情”也。卻寫的帶有諷刺意味,這也是值得玩味的。跟看賈政逛新蓋的園子,試才題對額,寶玉展現一點小才,既不是好的不得了,又卻清新可喜,很見才情的,且有不少新見解,作者寫來恰到好處。而到了“天倫樂寶玉呈才藻”時,卻又受了窘,黛玉當槍手,代作一首;寶釵又提醒他用“綠蠟”的典故,寫來也入情入理。這樣就把寶玉寫成一位豪門儒雅子弟的“人”,而不是神。他聰明異常,他有很高的天份,他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有不同流俗的反抗精神等等,但他畢竟還是一個稚氣猶存的少年,作者代他擬作的種種聯句、五言詩等也必須寫出他還是比較嫩的,雖然有才情,但學力上還有局限性,書讀的還不夠多,還難免以一充十,說到芭蕉,想來想去,還只一個“綠玉”的典故,正寫活了他年齡、性格、學力的特征。如把他寫成一個真的出口成章,十分老練,滿腹經綸的詩人,作品毫無缺點,壓倒其他人,那倒顯得不真實了。
現在“大觀園” 是舉世聞名的名園了,曹雪芹用極優美的文學語言“建造”了這座名園,兩百多年來,不知使多少人著了迷,夢幻般地憧憬著這座名園,甚至有不少癡頑的讀者,到處尋訪這座名園,總想給它“落實”,在人間找到這座名園。甚至有人想: 寫的這樣真實,一定是以實際園林作為依據的。清代詩人袁枚說他的隨園就是大觀園,近人說北京恭王府花園是大觀園,也有人說南京織造衙門西園是大觀園……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實際讀者都是為他的文學創造所迷惑,他的藝術魅力太強烈了,使人忘去了這是小說,是文學創造;不是歷史,不是地方志、園林志,怎么能刻舟求劍,找到真的大觀園呢?
第17回是曹雪芹在書中細寫大觀園。游覽路線、景點、各種景物的藏、露、借、層次、遠近、掩映連絡,寫來都井井有條,一絲不亂。以及以后各回的分寫大觀園景物,細寫大觀園四時景物,都與這回所寫是一致的。說明作者胸中的大觀園,樓臺丘壑,都是一一了然的。
曹雪芹設計了大觀園,其目的一是為了寫元妃省親,二是為了給他的人物設計一個最美麗的烏托邦、世外桃源。他在以后的故事中,都是把他的人物放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中描繪。他不只設計了大觀園的建筑、景點,而且寫出了大觀園的春、夏、秋、冬,大觀園的晨昏朝暮、日午月夜,陰晴雨雪,他所寫的大觀園是全面的景、全面的情,是和他筆下每一個人物都分不開的,是一座充滿了喜怒哀樂感情的園林,是一座活生生的充滿了藝術氣氛的園林……這樣的園林,給人的藝術感受,是任何其他名園無法代替的,也是《紅樓夢》之外現實生活中,花多少錢也覓不到的。
作者在第17回中既寫了大觀園,又寫了寶玉,很自然地把二者結合起來。是十分成功的。在中國古典說部中,最討厭的就是用幾句駢文來寫風景,如第5回寫太虛幻境的“有賦為證”,以及第11回寫寧國府花園的“黃花滿地,白柳橫坡”,這些都是陳詞濫調,深感《紅樓夢》也不能免此俗套,每為之惋惜。而在寫大觀園時,作者每每能用變換的手法、白描的筆調寫出大觀園各種風景之美,這是特別值得贊賞的。
第18回寫元妃省親的場面,主要是寫皇家禮儀,封建時代宮庭制度的森嚴與殘酷。看到賈母以祖母的輩分反而跪在孫女面前,阻止元春行家禮,元春挽了賈母、王夫人的手三人嗚咽對泣。這就使人想到唐詩中的許多“宮愁”、“宮怨”等詩,感到曹雪芹的筆力真是驚人。在秦可卿喪事中,賈珍“哭的像淚人兒一樣”,讀者只感到滑稽,絲毫不覺得這是死了人;而此處雖然是繁華喜事,這“嗚咽對泣”四字,卻使讀者也感到傷心。至于那些飲宴作詩,奏樂開賞等等,那只是寫富貴繁華的點染文字,固然大紅大紫,錦繡繽紛,但等到一聲“請駕回鑾”,那賈元春 “不由的滿眼又滴下淚來,卻又勉強笑著……”而“賈母等已哭的哽噎難言”,這些描述,才真是真情實感的文字呢。
上一篇:《紅樓夢·假語村言》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三國演義·關云長單刀赴會》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