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徐人歌
亦題《延陵季子將西聘晉》。西漢軼事小說。劉向撰。原載 《新序》卷七 《節士》。趙仲邑編 《新序選注》、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 皆錄入。作品寫延陵季子的故事。延陵季子: 姓姬,名季札,吳王壽夢的小兒子,被封于延陵(故址在今江蘇省武進縣),因號延陵季子。本篇描寫:延陵季子出訪晉國,路經徐國,徐國的國君看見他佩帶的寶劍,盡管沒說什么話,但卻有想要的神情。延陵季子心里明白,但迫于有出使晉國的任務,所以沒有把寶劍獻給徐君。等他從晉國出訪回來,又經過徐國,但聽說徐君已死在楚國,于是就解下佩劍送給徐國剛即位的國君,那位國君不敢接受,延陵季子又將劍綁在原來那位徐君的墳墓旁的樹上。小說歌頌了延陵季子為人誠信的美德。文末寫徐人之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奔袋c題之筆。作品情節較為曲折,細節描寫生動傳神,人物形象塑造得比較完美。作品的中心情節是寫延陵季子贈劍。這一情節的曲折變化,以徐君之死為分水嶺,前半部分寫延陵季子“過徐”,“徐君觀劍”欲得,季子“使晉”等,為贈劍的中心情節作了鋪墊。后半部分寫 “徐君死”,季子贈劍與徐之嗣君 “不敢受劍”,季子“以劍帶 (掛) 徐君墓樹”,使情節發展到高潮,延陵季子的誠信形象得到完整體現。小說字里行間所滲透出的情緒氛圍,其間既飽含著對延陵季子的歌頌之情,亦含有對徐君死去的哀傷之情。正是這種復雜的情緒氛圍所致,延陵季子的言行才顯得那樣可歌可泣。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陽松玠·張融》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吳均·徐秋夫》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