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楊志》解說與賞析
青面獸楊志在《水滸傳》中是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人物。因為他不同于勞動人民出身的李逵、武松,也不同于從封建營壘中分化出來的林沖與魯智深,更不同于地主階級出身的盧俊義和柴進?!端疂G傳》作者施耐庵對楊志的藝術構思與描寫,賦予了與其他人物不同的色彩,具體來講,就是施耐庵通過對楊志坎坷曲折的道路的描寫,不但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深化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思想。
楊志是三代將門之后,楊令公之孫,又曾試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他武藝非凡,想在“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毕駰钪具@樣的忠臣良將,應是國家的棟梁。然而道君皇帝昏庸,又偏偏重用了嫉賢妒能的破落戶高俅為掌管軍事大權的殿帥府太尉,這就決定了楊志夢想封妻蔭子,與祖宗爭口氣的想法,無論如何也是不會實現的。
道君皇帝欲建“萬歲山”,命楊志等人去押運“花石綱”,九個回京交納了,只有楊志一個在黃河中失陷了“花石綱”。他不敢回京,長期在逃,因此丟掉了制使官職。后來被赦,楊志又懷著邊庭上一槍一刀為國立功的美好愿望,將“一擔財物”托人打關節,企圖在京復職。不料他將一擔財物用盡時,才見到了佞臣賊子高俅。高俅小人得志之后,以莫須有的罪名逼走了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又以奸計陷害逼反了正直善良的林沖,這樣家事高于國事,污濁勝于清白的高俅,又怎能容納立志報效國家的楊志呢?高俅不但不容楊志復職,而且還這樣訓道:“既是你等十個制使來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許多時捉拿不著。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睏钪揪瓦@樣被高俅趕出了殿帥府。
施耐庵對楊志要求復職的描寫,是懷著極大同情的;對佞臣賊子高俅排陷忠良的行為,也是抱有極大憤慨的。所以他在楊志被趕出殿帥府時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花石綱原沒綱紀,奸邪到底困忠良。早知廊廟當權重,不若山林聚義長?!比欢藭r此刻,青面獸是不可能上梁山的。因為施耐庵筆下的人物性格是復雜的,決定他所走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楊志畢竟曾是封建統治階級中的制使官,封建的忠孝觀念在他的思想深處自然是根深蒂固的。在他去京師要求復職時,曾經路過梁山。在王倫要他入伙時,他不但不從,而且還這樣認為,上梁山就是“玷污”他的“清白姓字”和“父母遺體”。
楊志被高俅趕出殿帥府之后,求官不得,而且衣食無著,投奔他鄉又無盤纏,只好將祖上寶刀賣掉,不料偏偏又遇上“沒毛大蟲牛二”。牛二是東京有名的“破落戶潑皮”,開封府都對他無可奈何,他自然不把楊志放在眼里。并要無理強奪楊志的寶刀,于是楊志忍無可忍,殺死了牛二,犯下死罪。后被免去死罪,遣送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了軍。
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留守梁中書是朝中奸臣魁首——蔡京的女婿。他“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最有權勢”。楊志雖然身分是囚徒,但是他為了實現他求官的夢想,就“早晚殷勤聽候使喚”,因此得到了梁中書的青睞。通過比武,由于楊志弓馬嫻熟,武藝非凡,于是平步青云,由囚徒一下被梁中書提拔為提轄。楊志多年夢想實現,自然對梁中書感激涕零。
“押送生辰綱” 是表現楊志性格特點的重點章節。路途中,他說行則行,說住則住,若軍健稍有怠慢,輕則痛罵,重則藤條抽打。甚至兩個虞候及太師府奶公謝都管他也不放在眼里。充分表現出了楊志精明干練,深謀遠慮,既細致入微而又固執毒辣的性格特點。但是楊志哪里是智多星吳用的對手。在黃泥岡上,吳用用計麻翻了楊志等人,輕而易舉地劫取了 “生辰綱”。
楊志失陷生辰綱,是對他夤緣攀附封建統治階級行為的沉重打擊。他不但不能從太師府受道誥命回來,而且連提攜自己的“恩相”梁中書也沒面目去見了。因此他認為“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對人生也失去了信心,由強者變為弱者,“望黃泥岡下便跳,企圖以此了結自己的一生”。楊志的輕生,說明他既高傲驕橫,又極度脆弱,兩種截然相反的性格特點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楊志性格特點的又一方面。但是楊志畢竟是一位英雄好漢,當他將要往黃泥岡下跳的剎那間,他又這樣想道:“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比及今日尋個死處,不如日后等他拿得著時,卻再理會。”
楊志失陷生辰綱,并不是楊志不盡力的結果??墒莾蓚€虞候及奶公謝都管為了逃脫罪責,卻謊奏梁中書,誣陷楊志“和強人做一路,把蒙汗藥將俺們麻翻了,縛了手腳,將金寶都擄去了”。結果梁中書信以為真,表示要拿住楊志時“碎尸萬段”。并寫了海捕文書,緝捕楊志。這樣,善于奉迎攀附的楊志,此時此刻,他才不得不與封建統治階級決裂,走上了與封建統治階級干戈為敵的道路。
楊志上梁山所經過的曲折而又坎坷的道路,在梁山一百單八人中是有其特殊意義的。他時刻不忘祖上楊令公的功德,希望能和祖上一樣為國立功,所以他就極力攀附于封建統治階級。但他并沒有認識到,在昏君佞臣壟斷的朝政國家里,忠臣良將是不可能有為國立功機會的。
楊志這樣一個封建統治階級的攀附者,最后不得不背叛封建統治階級,走上造反的道路。作者這樣的構思與描寫,其目的在于深刻批判與鞭笞封建統治者。楊志為道君皇帝建“萬歲山”,去太湖搬運“花石綱”,對封建統治階級可謂忠誠;后來又去為當朝太師護送“生辰綱”,也可謂盡心盡力,然而得到的只是難以吞咽的苦果。作者描寫林沖被封建統治階級逼上梁山的過程,是對封建統治階級陷害忠良的控訴;描寫極力攀附于封建統治階級的楊志所走過的道路,則從另一個角度深刻批判了封建統治階級。由此可見作者筆下的楊志形象的典型性和對封建統治階級批判的深刻性。
上一篇:《楊家府演義·楊令公之死》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三言·楊思溫燕山逢故人》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