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
明代白話中篇神魔鬼怪小說。一卷。題“仁和沈孟柈述”,其生平不詳。成書于明隆慶三年(1569)。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隆慶三年(1569)四香高齋平石監刊本,藏日本內閣文庫;明崇禎杭州寫刻本;清初刊本。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小說史料叢書”《古本平話小說集》、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平話小說選》排印明崇禎刊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四香高齋平石監刊本,1995年巴蜀書社“明代小說輯刊”排印四香高齋平石監刊本。
明隆慶三年(1569)四香高齋平石監刊本《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正文書影
明隆慶三年(1569)四香高齋平石監刊本《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正文書影
宋朝時,天臺山國清寺紫腳羅漢厭靜思動,坐化投胎去了。光宗三年,天臺縣李贊善家生得一男,時紅光滿室,瑞氣盈門。月余,國清寺長老來訪,賜名修元。長老圓寂燒化時顯圣,囑咐李贊善讓修元出家為僧,須投印別峰、遠瞎堂門下。
修元八歲入學,過目成誦,十二歲時已吟詩作賦,倚馬可待。清明時節,修元與表兄一同游祇園寺,入方丈室,長老欲收為徒,未果。十八歲時,母、父先后亡故。修元來到臨安,靈隱寺住持遠瞎堂長老為之摩頂受戒,法名道濟。第一夜,道濟坐禪疲困,從禪床上跌下三次,頭上跌起許多疙瘩,又遭監寺責打,叫苦不迭。又過兩月,道濟難耐寺廟清苦,請求還俗。長老勸戒點撥,道濟湊句打諢,并趁機頭撞長老前胸。長老以偈語相試,知其開悟,任其瘋癲,于是眾僧都稱他為濟顛。濟顛跌打滾爬,入洞呼猿,酒店飲酒,佛殿吃肉,瘋癲成性,而長老一味容忍,并且在圓寂時反將衣缽傳與道濟。道濟不取,任眾僧搶走,自己卻收拾包袱,離靈隱回臺州拜望舅舅。
一年后,他重返靈隱,靈隱寺已有了新住持昌長老。兩月后,道濟從火工討酒暢飲御寒,覺得還不過癮,又到飛來峰牌坊下張公家喝了十五六碗,醉后便在張府歇夜。次日來到岳墳,遇王太尉,隨后尋沈提點飲酒,然后又到豆腐酒店再喝了四壺。酒保不讓賒賬,兩人在門首廝扯,被沈提點兄弟沈五官看見,幫著解了圍。濟公就又與沈五官飲酒賦詩,酩酊大醉后,被五官拉到妓院與大姐同睡,濟公禪心終不為所亂。天明,濟公離開妓院,到陳太尉府,留藥方與太尉治病。太尉盛宴款待,贈一匹綾子,一個官絹,一兩銀子,叫裁縫做衣服。濟公下嶺,見眾多乞丐饑寒交迫,就摸出所得盡情施舍。
靈隱寺長老奈何不得,就與眾僧計議,擺酒誆濟公離開寺院。濟公離開靈隱寺,后為凈慈寺德輝長老收留。濟公與賣餛飩王公賭棋,又訪毛太尉、陳太尉,留住十余日,惹惱凈慈寺長老,罰他三日內化三千貫錢,以起造已經崩壞的壽山福海藏殿。次早,濟公找毛太尉化緣,太尉敷衍搪塞,不料第三天,太后忽然召見毛太尉,說夜見金身羅漢,言凈慈寺壽山福海藏殿崩坍,化鈔三千貫修復,因捐脂粉錢三千貫。太后與毛太尉同到寺內認此金羅漢,正是濟公。后濟公又出游訪毛太尉,嘗新筍后帶回進奉長老,并夸下海口要化緣兩擔新筍,明日竟得五擔。
時靈隱寺昌長老已死,印鐵牛做長老,濟公前往拜訪不見,留詩激怒長老。趙太守帶人前來作梗,濟公獻詩論禪,太守歡喜而回。濟公超度賣餛飩王公,醉歸凈慈寺,不時怪叫。當夜寺遭大火,凈慈長老留詩歸去,兩個監寺被捕受枷,虧得濟公請毛太尉寫信給趙太守,才被放回。眾僧以湖水充酒騙濟公作書延請報本寺少林長老為凈慈寺住持。長老到后,濟公又書寫募緣榜疏化緣修寺。數日后,皇帝夜夢金身羅漢募緣,差人布施三萬貫。濟公監工之余,又化得三千貫,用來修兩廊涌壁。偶出飲酒,為人上梁唱念似兇實吉的偈語。又使死于店家門前的死人自起別處死去。又在尼院題字,助其化銅鑄鐘。飛來峰下張公拾銀致害人命,濟公為之解說前世因緣。后又醫治王家酒店主人女兒的疑難雜癥,超度誓不嫁娶、投湖自盡的一對青年男女。
有個賣青果的王公,其子捉得一只促織,與人斗,連贏數次,以此聞名。好養促織的張太尉以三千貫錢、一副壽材板買了它。次日,張太尉與石太尉斗促織,贏了三千貫。其后連斗連勝,場場得利。養到深秋,大限已到。張太尉打個銀棺材盛了,香花燈燭,供養七日出殯。經濟公點化,清風過處,現出一個青衣童子,拜謝而去。接著,濟公又超度了王太尉新死的兒子。
徐居士意欲剃度出家,央求濟公,濟公為其寫下疏頭,徐居士歸途沖撞王太尉,因有濟公疏頭,竟獲度牒。又一日,濟公尋張提點飲酒,二人又入茶坊,濟公以自己的神子頭兒作茶資,茶婆竟因此得錢三千貫。
濟公一生不忘為人排憂解困。后來,濟公因多吃了擔挑的辣齏粉,腹瀉不止,病情日見加重。臨死前求得度牒,剃度了服侍自己的沈萬法,遂于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圓寂。百日水陸道場之后,舉火燒化,卻有二位行腳僧捎來濟公的鞋與書信。
上一篇:《金鐘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鐵花仙史》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