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交婚小傳
清初本衙藏版本《兩交婚小傳》扉頁書影
清初本衙藏版本《兩交婚小傳》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全稱《四才子二集兩交婚小傳》,一名《續四才子書兩交婚傳》、《四才子續集兩交婚傳》,又名《續四才子》、《兩交婚惡姻緣》、《雙飛鳳全傳》、《玉覺禪》、《巧合情絲緣》。四卷十八回。不題撰人?;蛞詾樽餍蛑旎ú刂魅思礊樽髡?。成書于清初。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初本衙藏版本,藏大連圖書館;清素位堂刊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道光咸豐間枕松堂刊本;清光緒十四年(1888)姑蘇紅葉山房刊本,藏國家圖書館。1985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本衙藏版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影印枕松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本衙藏版本。
四川重慶府縉云山下的橫黛村洗墨溪上,住著一甘姓舊族。其家父親去世,只留下寡母田氏獨立撫養兄妹二人。兄甘頤長成十八歲,妹甘夢也已十六歲。兄妹相貌秀美,又一同切磋詩文,可謂才貌雙全。兩人均發誓一定要分別尋得才子佳人方可為婚。
甘家有姨表兄刁直,年二十七歲,儀容丑陋而心性蠢笨。刁直喪妻,一心想娶表妹甘夢為繼室。甘家惡之,田氏以其功名未遂婉言拒絕。恰逢縣試,甘頤與刁直一同赴考。才華橫溢的甘頤沒有考取,而一字不通的刁直卻通過賄賂而選為秀才。甘頤為了散悶,啟程外出游學。一晚,他來到關帝廟,乘醉在粉壁上題了一首《踏莎行》詞,怨恨考試不公。其詞被路過這里的正直學道官員施沛發現,他找到甘頤,當場出三道試題考他,甘頤均提筆一揮而就。施宗師立即許甘頤入學,甘頤隨即回轉家門。施宗師到縣復查案卷,果取甘頤為第一,刁直落選。
甘頤得中秀才后,聽說揚州佳人如云,遂拜別母親與妹子,帶著蒼頭王蕓東游揚州,以求佳偶。江都縣有一大鄉宦辛受,夫人井氏,育有一子一女。女兒辛古釵,小名荊娘,風流嫵媚,能詩善賦,名揚四方,兒子辛發也聰明出眾。二人也立志非才子佳人誓不嫁娶。姐姐辛古釵為了替弟弟遴選佳偶,在后樓開紅藥詩社,廣邀揚州城奇才女子入社,一時成為盛事。甘頤聞知辛小姐才美,又探聽到青樓妓女黎青與她熟識,遂來妓院與黎青交好。甘頤懇求黎青設法引見辛小姐,并發誓事成之后決不相負。黎青感動,遂將甘頤男扮女裝,乘轎抬到辛家,以妹妹甘夢之名參加詩社。詩會上,甘頤頃刻寫就十首《子夜歌》絕句,辛小姐也信手拈來一首《滿江紅》,二人十分投緣,至晚不忍分別。第二天,黎青向辛小姐說明甘頤實為男兒,辛小姐心生愛意卻口不明言。辛發不知甘夢乃是甘頤假冒,聞知甘夢詩名,十分愛慕。他往黎青家會見甘夢兄甘頤,親口求婚,并邀甘頤造訪辛府。甘頤到辛府觀賞牡丹,許下妹子甘夢與辛發的親事。辛父見甘頤一表人材,動了擇婿之念,也不明言。
刁直屢謀與表妹結親,明送金釵給姨母田氏,實欲充作聘禮,強娶甘夢。甘夢識破詭計,立即寫好狀紙,與金釵一同送至縣衙,以為將來刁直賴婚證據。刁直對眾鄉鄰詭稱已經納聘于甘夢,又叫屈仁、駱壽這兩個無賴前去甘家保媒,甘家不允。刁直便去衙門告狀,結果正中甘夢之計,受到知縣王蔭的重責。王知縣愛惜甘夢才美,將她許配給業師辛受之子辛發為妻,并派差役前去揚州做媒。辛父得信大喜,請甘頤回家納采,同時暗示愿將女兒古釵許配給甘頤,甘頤十分高興。
揚州有位大將出身的威武侯暴雷,其子暴文十分渴慕辛小姐才貌。暴雷委托知府求親,辛受以考試詩文為借口,試圖推脫。樓臺對詩之時,暴文因為貌丑,請一優伶作替身,自己卻扮作管家隨行。辛家也讓婢女綠綺代替小姐出對。后辛小姐將計就計,讓綠綺頂替己名嫁給暴文。
甘頤告別黎青回蜀,到家拜見母親,談及與辛家兩交婚之事,田氏允諾,決定等秋闈后再行納聘。秋闈臨近,甘頤到成都應試,高中解元。甘頤隨即動身進京參加會試。他路過揚州,見辛受升了光祿少卿,也帶著兒子進京去了,卻又聽說辛小姐已嫁人遠去,十分痛苦。后聽黎青剖析隱情,轉悲為喜。他匆匆到京,尋訪光祿私寓,與辛受見面,卻絕口不提辛小姐之事,其實內心已經參破這樁秘密,只等機會成親。會試完畢,甘頤高中第二,辛發第三。郎舅同登進士,辛府賀客盈門。暴文邀請辛發、甘頤到府宴飲,其妹看中甘頤,前往辛府提親。甘頤因屬意辛小姐,一口拒絕暴家。暴文見甘頤履歷上刻著“已聘辛氏”,疑竇叢生,派人暗查,訪知蜀中并無辛氏。暴文大怒,上奏彈劾甘頤稱未聘為已聘,并請求皇上賜婚?;噬想S即批準甘頤和暴文之妹聯姻。甘頤不從,當即辭去翰林院編修之職返鄉,卻被逮捕下獄。有三百同年進士向皇上保舉甘頤,指斥暴家倚勢逼婚。甘頤得以復還原職,并獲欽賜御前金蓮燈四對,令歸娶辛氏。
當時王蔭升遷,重慶府巴縣正缺縣官,辛光祿為了兒女嫁娶方便,推薦其子辛發赴任。辛發雇船攜母親和姐姐同行,以候甘頤歸娶。暴文仍不甘心,派心腹江邦暗中跟隨訪察。江邦至巴縣巧遇刁直,刁直見甘頤中了探花,十分妒忌,乘機告知江邦甘頤聘娶辛氏之事有假,愿為探明實情。辛知縣到任,即題詩兩首送甘夢觀閱,甘夢十分贊賞,安心待嫁。甘頤奉詔馳歸,過揚州為黎青贖身。甘頤一到巴縣,即籌備嫁娶事宜。兩邊迎親,吉期選在同一日,花燈鼓樂,熱鬧非凡。兩對新人拜過天地,送入洞房,各訴衷腸。刁直將兩交婚盛況稟告江邦,江邦帶刁直回京稟告實情,暴文方知辛家調包之計。暴文追問綠綺,綠綺怒而不言,他畏怕夫人,也無計可施。
天子見閣臣盛贊甘、辛兩對夫婦才貌絕倫,下詔取四人回朝。甘頤、辛發不敢耽擱,不數日一同到京。次日,兩對夫婦一同上朝面圣,天子命當殿題詩。四人各逞奇思,揮毫立就。天子龍顏大悅,欽賜辛發為吏部主事,甘頤選入翰林,又賜辛、甘二夫人金花彩緞。
王蔭已升為御使,恰遇刁直在京放刁,王御使便將他打入獄中,后放歸家鄉。邊關來報,言暴雷兵敗,失陷一府三縣,損折數千人馬。暴家失勢,暴文亦無心追究甘、辛婚事。黎青也前來與甘頤、辛古釵團聚。甘辛兩交婚,才對才,美對美,一時傳為佳話。
上一篇:《東漢十二帝通俗演義》介紹|賞析
下一篇:《臨水平妖傳》介紹|賞析